犀利、但很有自己的緊繃個性─Ford Focus ST試駕

Carture 車勢文化 2020-04-07 23:09:01

Ford Focus無疑是2019年台灣車壇最具話題的車款,從懸吊設定到Level 2半自動駕駛能力皆廣被討論,但原有的優良操控傳統依舊,銷售也夠亮眼,但真正讓熱血車迷期盼的性能鋼砲Focus ST,也在2019底展開接單,並於2020台北車展中公開亮相,直至2020年3月正式上市,也終於讓我們盼到實際試駕的機會!

雖然早在2019年12月展開預售時,就已見過Focus ST本尊,但其實乍看之下外觀與一般的Focus ST-Line實在神似,採用的空力套件幾乎相同,但正統ST在車頭蜂巢狀水箱護罩與車尾都加了ST銘牌以示身分,並配上ST專屬運動化大型擾流尾翼,以及後保桿下緣分流段採車身同色烤漆與採雙邊單出尾管設計,同時,還標配Michelin 19吋 Pilot Sport 4 S高性能跑胎及輕量化鋁圈及大型紅色卡鉗(前雙後單活塞組),來匹配其優異性能。


其實單就外型,Focus ST仍有著歐洲高性能車的低調感,不仔細看銘牌與細節差異,並不特別容易辨識。
車內最具吸引力的當屬兩張ST專屬RECARO賽道型座椅,後座也採相同樣式材質包覆。

當打開車門時會先看見專屬金屬門檻。進入車內,最吸引人的當屬兩張ST專屬RECARO賽道型座椅,優異包覆性與支撐性都無須贅述,而ST專屬平底運動化方向盤,於右側多功能按鍵附「S」按鍵與「Mode」選擇模式鈕,讓駕駛可以迅速速切換動態模式。另外,碳纖維飾板、黑色頂篷,以及全景式天窗,也都是Focus ST與其他Focus車型不同之處。至於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SYNC®3多功能系統及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B&O重低音環艙音響、Qi無線充電面板、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等配備有都沒有缺席;值得一提的是,在四扇門內多了伸縮型防護邊條,都車門開啟後,會自動伸出護住車門邊緣,可說是預防三寶開門時直接把車門撞擊車旁物品的神兵利器。


ST專屬平底運動化方向盤,於右側多功能按鍵附「S」按鍵與「Mode」選擇模式鈕,讓駕駛可以迅速速切換動態模式。另外,碳纖維飾板、黑色頂篷,以及全景式天窗,也都是Focus ST與其他Focus車型不同之處。
獨特的車門伸縮防撞護條,會跟著車門啟閉做動,當車門開啟時就會外伸靠上車門邊緣最外側處保護車門,關門時就會自動內縮至車門內側。

但大家對Focus ST最感興趣的當然還是性能與操控部分。這一代的Focus ST搭在2.3升雙渦流渦輪增壓EcoBoost®280引擎,這具引擎也同樣應用於Mustang車系,但動力輸出數據有所不同,在Focus ST上可輸出280ps/6000rpm最大馬力與42.3kgm/3000rpm最大扭力,而且還導入了更有效抑制渦輪遲滯的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讓動力輸出更為順暢綿密。



導入自排的Focus ST,排檔旋鈕並沒有採特殊樣式,但變速箱檔位叫一般車型少了一檔。

而此代Focus ST在傳統手排配置外,首度導入了自排變速系統,台灣初期引進亦為自排車型,搭載經Ford Performance專屬性能調校7速手自排變速箱,自排的設定也相對親民,應該也是在台灣接單狀況亮眼的主因;至於0-100km/h加速的成績為6秒整相較前一代縮短了0.5秒。



全新Focus ST除了動力是歷來最強的之外,在其他部分也可說是用盡好料,標配有CCD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與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其中CCD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搭配動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具有防滑(Slippery/Wet)、標準(Normal)、運動(Sport)與賽道(Track)四種駕駛模式,而與部分同級鋼砲不同的是,Focus ST的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會針對懸吊、煞車、轉向、動力輸出、變速箱換檔狀態等部分進行設定上的改變,CCD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更不只是提供單純的四種模式設定,而是會在四個模式下,在依車輛動態的實際狀況做主動式的細微調整,提供更優異的操控性能。


行車模式切換系統,具有防滑(Slippery/Wet)、標準(Normal)、運動(Sport)與賽道(Track)四種駕駛模式。
Focus ST畢竟還是前輪驅動設定,即便搭載有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但若是入彎速度沒有確實減低,一進彎的剎那還是會先出現轉向不足的現象。

同時,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能夠對應不同行駛模式進行設定,主動偵測轉向幅度與動力輸出,雖然Focus ST是採前輪驅動設定,但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可做到前輪左右兩側的動力輸出比例可在0~100%間自動調配,是一般傳統機械LSD限滑差速器較難做到的,轉換的反應更是快上許多。



實際上路,即使在標準(Normal)模式下,都可以感受,Focus ST自基本底盤所傳回來之回饋感所形成的戰鬥氛圍與ST-Line Lommel完全不同,無論是路感、轉向感受與動力輸出都展現截然不同的個性。先從路感開始講起,在標準(Normal)模式下,就可以感受到Focus ST懸吊系統略硬於ST-Line Lommel,但大致還能維持相似的舒適性,不過路感卻明顯清晰許多,輪胎壓過路面的細微起伏都可以清楚感受得到,同時方向盤的轉向感也變得較為紮實,而且重新調校的轉向機構,左轉或右轉至死點僅有一圈,意味著轉向反應與指向性更為精準,面對更緊繃的駕駛感受,會讓人也會跟著武裝起來。要知道ST的最大馬力比ST-Line Lommel整整多了100匹,但動力輸出並不至於到很突兀地湧出或猛爆,而是順暢且飽滿,新增的7速手自排變速箱讓換檔更為便利,當用手排模式時,升檔也十分敏捷,退檔時則或多或少會有些保護動作,會比升檔來的稍為慢一些,同時,即使有所謂的偏時點火,來彌補減速或鬆開油門時的動力差,不過在標準(Normal)模式下出彎時的加速或Kick-Down的第一拍仍會有些許和緩,銜接上不若過去配置手排那麼直接。



但一旦將動態模式換到運動(Sport)或賽道(Track)模式,整輛車的戰鬥感又會大幅提升,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運動(Sport)就已經非常足夠,懸吊硬朗與支撐性會比標準(Normal)模式增加不少,如同上述CCD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並不是只有跟著四個模式僅有四個設定,而是仍會在不同模式下,以每兩毫秒的時間偵測車輛動態變化,細微地改變避震阻尼軟硬,當換到賽道模式時,阻尼硬度會增加到讓整體舒適性受到影響,但當在賽道模式下激烈駕駛,就算彈跳感變得非常明顯,不過輪胎還是可以牢牢地貼在地面上,而不會因此被彈開,貼地性依舊優異,只是如此的路感回饋實在太緊繃,因此,賽道模式真的就只適合在賽道使用。


Focus ST在不同模式下的動態個性截然不同,需要時間去適應。

同時,除了懸吊軟硬設定會在不同模式下會有明顯差異,當換切至運動(Sport)或賽道(Track)模式時,相同的油門深度下,動力輸出反應會各再加上一級,油門控制因此得變得更為細緻,同時,進彎前也必須更確實地進行減速,讓車速在進彎前降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確保進彎速度所帶來的慣性不會超過了輪胎極限,因為Focus優異的底子,會讓你不知不覺開得飛快,錯估它可以依照你想像的速度過彎,但畢竟它還是採前輪驅動設定,最終還是會先出現轉向不足的現象,而且,出彎時,加速也不能太過躁進,否則還是出現大馬力前驅車特有的扭力轉向現象,此時,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的功效就來了,它會適時的介入,利用左右的輸出力道分配,去彌補機械結構的先天不足,順勢將車帶進彎中,並且俐落通過;倘若切至賽道模式,ESP系統會進入類似ESP Sport的狀態,延緩介入時機,此時,車輛動態與反應會變得更加敏銳,感覺它想要給你最滿的動力、最快的轉向敏捷度與最大的懸吊支撐度,讓駕駛者也得繃緊神經,更專注於每一個操駕動作,尤其若是油門控制得不夠細膩,讓動力湧現過多,方向盤就會因扭力轉向與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的介入出現些許扯動感,得重新修正油門深度與轉向角度,嚴格說起來,Focus ST以賽道模式在一般道路上行駛時,並沒有預期中來的流暢,動態協調性會因為所有緊繃設定而受到影像,再一次讓人感到賽道模式真的僅適合在賽道使用。


Focus ST一樣配置完整地Ford Co-Pilot 360TM Technology全方位智駕領航科技,同時iACC智慧型定速巡航調節系統結合TSR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與導航圖資,協助駕駛者調節定速系統至該路段速限。

在試駕過後,若要比較Focus ST與ST-Line Lommel的差異有多大,誰較討我喜愛,坦白說,我反而喜歡ST-Line Lommel哪種底盤強過動力,不需要靠太多電子系統介入的從容感,整體速度可能不若Focus ST那麼快,開起反倒輕鬆,也更容易掌握;Focus ST想給的太多,多到需要點時間適應,很快、很犀利、但也很有個性,這也是這種相對平價之高性能車的主要訴求,讓人們可以在一定的預算內,擁有最滿的科技、動力、極限、車輛動態及路面地回饋感,一次給得很緊繃〈對這個詞出現好多次〉,愛開車、熱血的車迷們會開得很爽,甚至覺得它在標準(Normal)模式下也可以兼顧日常使用時該有的舒適性,加上這回配上了自排系統,也讓更多人可以輕易上手;只是,在當天完成拍攝與試駕,還車前就是用標準(Normal)模式,緩緩地開回車商還車,但當我還了車,回到另一半的BMW 118i上,瞬間整個人感到好輕鬆,會有118i怎麼路感怎麼這麼糊、然後變得如Camry般舒服的錯覺,就發覺自己已不再那麼熱血,有Focus ST-Line Lommel我就很滿足了。

 

當然,你就是要在150萬內買一輛超熱血、還可保有原本掀背車機能的車款,現階段Focus ST是唯一的選擇。

 

Ford Focus ST規格表

長/寬/高(mm)

4388/1825/1465

軸距(mm)

2700

車重(kg)

1480

引擎型式

L4 雙渦流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排氣量(c.c.)

2261

最大馬力(ps/rpm)

280/6000

最大扭力(kgm/rpm)

42.3/3000

變速系統

7速手自排

傳動型式

前輪驅動

前懸吊

麥花臣

後懸吊

多連桿

輪胎尺寸

235/35R19

平均油耗

11.9km/L

0~100km/h加速(秒)

6.0

售價

136.8萬元


《原文詳見:CARTURE 車勢文化

2024 BMW X2大改款、iX2正式登台!含純電三規格225萬起強勢衝擊市場!
Mar
28
2024 BMW X2大改款、iX2正式登台!含純電三規格225萬起強勢衝擊市場!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不諱言的是當咱們看過了大改款Mini Countryman的登台、作為雙生車本家作的BMW X2自然也不會離得太遠,在2023年日本移動展正式發表、代號U10的大改款BMW X2挾著全新風貌外型與更開闊便利的設定,全新動力規格與新世代電子系統,由總代理汎德以225萬起宣告正式在台發表。
Audi PPE 新平台電動車連發,有房車也有旅行車的 A6 e-tron 夏季亮相
Mar
21
Audi PPE 新平台電動車連發,有房車也有旅行車的 A6 e-tron 夏季亮相
DDCAR電動車
Audi 日前發表 PPE 平台純電車 Q6 e-tron,包含充電功率、續航力、頭/尾燈技術和車載系統架構都頗有看頭。而 Q6 e-tron 並非 Audi 今年唯一一款的 PPE 平台純電車,官方確認夏季要接續推出 A6 e-tron 車系。
Toyota RAV4 大改款有望以 Hybrid、PHEV 擔任主力!預測外型更具侵略感
Mar
28
Toyota RAV4 大改款有望以 Hybrid、PHEV 擔任主力!預測外型更具侵略感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現行 Toyota 第 5 代 RAV4 自 2018 年問世至今已經有近 6 年,身為品牌最重要的 SUV 車款,據傳新一代車型已經著手開發,預期明年亮相後陸續於各國上市,外媒指出將專注於 Hybrid 油電混合以及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並釋出最新外觀預想圖。
對手鎖定 GR Sport 系列!三菱 Outlander PHEV 將推首款 Ralliart 性能版
Mar
28
對手鎖定 GR Sport 系列!三菱 Outlander PHEV 將推首款 Ralliart 性能版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近年來致力於發展 SUV 與皮卡車款的 Mitsubishi,繼 2021 年重啟 Ralliart 性能部門後,將以第 4 代 Outlander PHEV 為基礎,開發出 Ralliart 版本性能車型,有望在明年登場,對手將鎖定 Toyota GR Sport、Subaru STI Sport、Nissan NISMO 等系列。
獵殺Corolla Altis《KIA K4》最帥的類Coupe四門房車、未來還會推運動型旅行車!
Mar
28
獵殺Corolla Altis《KIA K4》最帥的類Coupe四門房車、未來還會推運動型旅行車!
CARLINK鏈車網
此車可能不是「它國事務」因為導入台灣的機率相當高,造型相當動感且深具特色,而且售價也不貴,之後還會有運動型旅行車等衍生車款,無疑就是全球戰略車款,也可以說是「轎式車款復興運動」企圖發動逆襲攻勢。因K4非常具有特色、賣相與賣點兼具,所以只要價格方面夠殺、相信類Coupe四門房車或...
平價VS高階電動車對決!LUXGEN N7 5人純粹版 VS Tesla Model Y後輪驅動版
Mar
28
平價VS高階電動車對決!LUXGEN N7 5人純粹版 VS Tesla Model Y後輪驅動版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身為台灣目前最容易入手的電動車,LUXGEN N7價格相當有競爭力,推出後一度造成官網當機,預估今年上半年銷量有望超過7,000輛,也成為Tesla Model Y在台灣最強勁的銷售對手。一邊是平價的生力軍、一邊早已站穩高端品牌市場,究竟LUXGEN N7和Tesla Model Y選誰好呢?
【鏡試駕】純電化前的回眸!PORSCHE Cayenne S
Mar
28
【鏡試駕】純電化前的回眸!PORSCHE Cayenne S
鏡車誌
當EV浪潮勢不可擋,內燃動力卻風韻猶存;V8雙渦輪的蓬湃聲浪下,是更未來的科技化駕馭。純電化前的臨去秋波,是對傳統的深情回望,也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展望。
Ford Mustang 60週年紀念版即將登場,大改野馬V8今年要來台!
Mar
28
Ford Mustang 60週年紀念版即將登場,大改野馬V8今年要來台!
地球黃金線
1964年的4月17日,福特在當年的紐約世博會上向世人展出了Ford Mustang這款美式肌肉車,而就在車系問世的60年間Mustang也成為了福特甚至是美國車的代名詞之一,蟬聯多年北美甚至是全球跑車銷售冠軍,累積了將近100萬輛的驚人銷售成績!60年後的2024年4月17日,Ford則是將在Charlotte Motor Spe...
Tesla傳聞許久的低價入門車款「Model 2」,將會在2025年進行量產
Mar
27
Tesla傳聞許久的低價入門車款「Model 2」,將會在2025年進行量產
Mashdigi
Autocar網站取得消息指稱,Tesla傳聞許久的低價入門車款「Model 2」,將會在2025年進行量產,售價將低於2.5萬英鎊 (約為新台幣100.9萬元)。
Hyundai Santa Cruz改款亮相 外觀粗獷、內裝跟上最新趨勢
Mar
28
Hyundai Santa Cruz改款亮相 外觀粗獷、內裝跟上最新趨勢
CarFun玩車誌
Hyundai現代汽車品牌旗下的熱門休旅車款Tucson在去年底於韓國推出改款車型,這次也同樣來到紐約車展,並且與改款的Santa Cruz一同亮相,而全新的Santa Cruz外觀變得更為粗獷有型,內裝更是有感提升,與Tucson一樣擁有數位駕駛艙的概念,可惜的是動力部分沒有進步,預計在今年夏季將會於美國市...
Audi終於放棄30、35、40、45TFSI...等數字遊戲|只不過要從純電動車開始與油車無關
Mar
28
Audi終於放棄30、35、40、45TFSI...等數字遊戲|只不過要從純電動車開始與油車無關
CARLINK鏈車網
即便是德國豪華品牌一A二B都曾幹過一些蠢事,像是賓士嫌嫌沒事搞個Maybach這個又難唸、又令人搞不清楚來龍去脈的層峰品牌妄想挑戰勞斯萊斯的地位,結果當然是雷聲大雨點小、大致上只有中國的有錢人才會買單。至於BMW則是莫名其妙提早好多年研發量產碳纖維複合車體的i3電動車,大概早了快10年...
【這樣停車會產生異音?!】該怎麼過減速板才不會傷車?開車前該做好哪些準備!|嘉偉哥駕駛教室
Mar
28
【這樣停車會產生異音?!】該怎麼過減速板才不會傷車?開車前該做好哪些準備!|嘉偉哥駕駛教室
Go車誌 Video
車子明明很新,底盤卻常常有『異音』嗎?用錯誤的方式停車其實會傷到底盤!上一次嘉偉哥教大家正確的『防禦駕駛』觀念後。今天也一樣要帶給大家開在路上的注意事項,還有給新手的一些行車前準備。大家在馬路上多一分注意,就可以減少一些憾事發生!交通安全人人有責,從你我開始做起吧! 更多...
結合跑格設計與運動化駕駛風格,Porsche Macan T 348萬起在台發表
Mar
28
結合跑格設計與運動化駕駛風格,Porsche Macan T 348萬起在台發表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Jason Hu繼純電 Macan 於今年一月份在新加坡發表後,台灣保時捷仍持續為受台灣車迷喜愛的內燃機引擎車款導入 Macan 的新車型。因此,保時捷 Macan T 正式在台灣加入 Macan SUV 車系,為廣受好評的產品陣容新添生力軍。
據傳新世代Mazda CX-5將於2025年搭載Hybrid現身
Mar
27
據傳新世代Mazda CX-5將於2025年搭載Hybrid現身
Carture 車勢文化
一度傳出因Mazda推出CX-60而無下一代的CX-5,於去年時澳洲Mazda就透露會有新一代CX-5,只不過不會在短期內推出,因此最快至少要2025年才有機會,然而近日就傳出新一代CX-5將於2025年現身的消息。由於Mazda推出CX-60因此先前便有傳聞CX-5會被取代而無下一代計畫,但在銷售方面CX-5縱使推出已有...
【新車試駕影片】Peugeot 2008 24年式小改款,全新仿生造型,超吸睛!
Mar
27
【新車試駕影片】Peugeot 2008 24年式小改款,全新仿生造型,超吸睛!
車水馬龍網
小改款Peugeot 2008尺碼輪廓延續先前架構,外觀換上全新品牌廠徽與字型變化,3D獅王鬃毛水箱罩,搭配燈具從原本獅爪改為3道獅爪日行燈的造型更具視覺張力,尾燈也跟車內琴鍵按鍵呼應。動力維持1.2升Pure Tech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編成取消原Allure車型,留下GT跟GT Pack車型車價124.9萬及13...
機車停等區出現「小箭頭」是什麼用意?其實有助於達到「這樣」的效果!
Mar
28
機車停等區出現「小箭頭」是什麼用意?其實有助於達到「這樣」的效果!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日前有網友在知名FB社團「新竹大小事」PO文,表示他在馬路上的機車停等區裡,看到指向右、指向前的小箭頭,納悶這些多出來的小箭頭究竟用意為何,並且有些馬路的機車停等區裡又沒有,簡直讓人看了霧煞煞…
動能回收效率高才走得遠,哪款車的回收效率最好呢?
Mar
27
動能回收效率高才走得遠,哪款車的回收效率最好呢?
Carture 車勢文化
先前我們再次進行Kia EV6省電挑戰,過程除了仰賴右腳的控制,車輛動能回收更是至關重要,因為良好的動能回收效率能讓車輛可以獲得更長的行駛里程,對此德國ADAC就針對平價、中階與豪華挑選三款電動車進行測試,看看哪一款車在動能回收表現方面最出色。現今電動車要有高馬力與高行駛里程已不是...
Maserati MCXtrema「野獸」在首次交付前在賽道上釋放
Mar
27
Maserati MCXtrema「野獸」在首次交付前在賽道上釋放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Bear毫不妥協的730匹馬力野獸Maserati MCXtrema,回歸了它的自然環境:賽道。它將在4月下旬之前進行一系列測試,目標是計劃順利於2024年夏末交付第一款車型。
Volvo Cars最後一輛柴油動力車正式下線
Mar
28
Volvo Cars最後一輛柴油動力車正式下線
Carture 車勢文化
已確立朝權電動目標發展的Volvo Cars,日前,最後一輛搭載柴油動力的XC90正式下線,宣告Volvo Cars柴油動力車款正式終結。Volvo Cars在2020年9月的紐約氣候周活動中就宣佈將製造最後一輛柴油車,如今正是實現,二月初,比利時根特的工廠先是生產了最後一輛柴油動力汽V60,而全品牌最一輛柴油...
為強化F1動力單元供應服務,Honda於英國成立Honda Racing Corporation UK
Mar
28
為強化F1動力單元供應服務,Honda於英國成立Honda Racing Corporation UK
Carture 車勢文化
Honda先前已與Aston Martin F1車隊談定合作,自2026年起提供該車隊動力單元,為此,負責Honda賽車運動的Honda Racing Corporation,在英國正式成立了分公司Honda Racing Corporation UK〈簡稱HRC UK〉。HRC UK將是HRC在歐洲的主要據點,負責動力單元開發,以及動力單元後勤維修工作;由於歐洲...

Focus 5D 其他車款

2020 Ford Focus 5D ST
2020 Ford Focus 5D ST
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