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Wing 是一款看起來怪,但用起來順的雙螢幕手機

Engadget Chinese 2020-10-02 22:02:57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目前說到增加手機顯示面積這件事,各大廠商想到的辦法總結起來無非是兩種:類似 Galaxy Z Fold 2 那樣的整片折疊螢幕手機,亦或是 Surface DuoLG Velvet 那種實質上都是把兩片面板湊在一起的方案。相比之下,後者的開發難度和成本都會相對更低。但無論是哪一種設計,一般同時打開的 app 因為 UI 設計的關係,大多都只有在直向模式下用起來會比較順手(比如一邊螢幕橫向放影片時,另一邊看 Facebook 就會被拉寬很是彆扭)。而增加顯示面積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多工體驗,從這個角度看現有的產品仍存在不小的完善空間。

不過在 LG 新推出的 Wing 5G 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思路。基於旋轉結構的大小螢幕組合,初看之下估計很容易讓人有噱頭之感,但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發現將其搭配在一起反倒是意外地合用呢。 

實際上,將螢幕由垂直轉到水平的概念並不新鮮。在功能手機盛行的時代,許多日韓廠商為了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觀看電視節目的需求,都採用過將活動式 4:3 螢幕跟直向鍵盤機身組合在一起的設計。LG 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確切地說,這次的 Wing 更像是一次舊瓶裝新酒的嘗試。

在將這款手機外側的 6.8 吋 2,460 x 1,080 P-OLED 主螢幕順時針轉成水平之後,藏在底下的 3.9 吋 1,080 x 1,240 副螢幕便會徹底顯現出來。這時的 T 字形型態被官方稱為「旋轉模式」,它可以很好地應對前文提到的看片 + 社交使用場景。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而在將主螢幕轉回原處後,LG Wing 粗看之下和目前的主流手機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最明顯的差異在於裝置的厚度,10.9mm 的 Wing 要比 Galaxy Note 20 UltraiPhone 11 Pro Max 厚 2.8mm。與此同時它的厚度也達到了 260g,相比主流旗艦都要重 50g 左右。不過話雖如此,你還是得考慮到 Wing 是一台雙螢幕手機,和裝上 Dual Screen 外殼的 Velvet 相比它已經要輕巧許多了。

在稍稍使用之後,你就會在手機右側靠近底端大約三分之一高度的位置,找到很順手就能用拇指將主螢幕推開的發力點。你只需在水平方向上稍微用一點力,之後內建的雙彈簧機構就會帶動螢幕旋轉,直到還剩 15 度的時候,液壓緩衝器便會開始發揮作用。螢幕歸位的時候也是這樣一個流程,只要在左上角輕輕一推即可。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在熟悉了這一套用法之後,LG Wing 彷彿就變成了一個大號的指尖減壓玩具,很容易讓人沒事就去轉那麼兩下,那種滑出、嵌合的感覺真的非常舒緩、放鬆。除此之外,這種結構也很適合拿來向旁人炫耀。而 LG 官方給出的使用壽命是 20 萬轉,如果以每天滑開主螢幕 30 次來計的話,Wing 也能用超過 18 年之久。當然囉,如果你能控制得住的話,最好還是減少沒有必要的開闔啦。

盡管我們從 LG 那裡收到的是一台非量產機,但它預載的軟體倒是已經有了不錯的完成度。除去那些沒有橫向模式的 app 以外,我們在切換標準和旋轉模式的過程中(使用 YouTube 或 Google 地圖時常會有這樣的操作)並沒有遇到任何的問題。不過在某些時候,旋轉模式的介面會要等那麼一、兩秒鐘才會轉換,在這方面 LG 應該還是可以繼續最佳化的。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和 LG 此前推出的那些雙螢幕產品一樣,在 Wing 上你也可以自設多應用同時開啟的捷徑。相關選項可以在副螢幕上找到,在設定完成後你就可以輕觸一下在大、小螢幕上開啟兩個組合好的 app 了。根據我們的習慣,是會比較多把一款影音娛樂類的軟體和一款社交或是瀏覽類的 app 放在一起。當然你也可以徹底讓副螢幕休眠(下拉選單裡有鎖定選項),這個時候手機的下半部就直接變成了握把,這樣主螢幕播放橫向影片的時候單手握持裝置會變得更加輕鬆。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在啟動旋轉模式的狀態下,變成 T 字形的手機在朝向上並沒有什麼講究。也就是說,繼續豎過來用主螢幕,然後把副螢幕放在左側或是右側也都是可以的。在 Wing 發表前先流出的主螢幕導航加副螢幕音樂的組合,就是一個很好的使用範例。此外,如果實在有需要的話,在 Wing 上面你也可以分割出三片區域進行多 app 操作。手機搭載的 Snapdragon 765G 處理器,面對這樣的情況也還是能應付得過來的。

而除了多工這個雙螢幕手機被討論最多的場景以外,單 app 跨螢幕使用的模式也被開發團隊考慮在內。比如在打開圖集後,就能以大螢幕來顯示某一圖片或影片,同時讓小螢幕顯示相簿裡的其它內容或者是編輯的介面。這樣一來無論你的手指在小螢幕上進行什麼操作,就都不會遮擋到大螢幕上的畫面了。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另外在相機 app 中,LG 也針對 T 型態做出了兩個特別的拍攝模式。第一個是雲台模式,它能基於那顆 12MP 的 120 度超廣角相機,利用數位裁切和電子防手震技術模擬出類似手持雲台的鏡頭轉動拍攝效果。在使用時你可以透過副螢幕上的搖桿來控制拍攝角度,只是在此過程中所有畫面變換都是以數位方式實現,相機模組並不能真正像裝在雲台上那樣轉動。另外根據拍攝的場景不同,LG 也預設了三檔防震效果不同的選項。例如在慢跑或是爬山的時候,就比較適合以「第一視角」來錄影。

還有一個就是 Dual Recording 前後雙錄模式,這項功能相對來說就比較多見。它能同時打開 32MP 的自拍相機和 12MP 的後置相機錄影,讓用戶透過左右並排或是畫中畫的形式拍攝前後兩個方向上的影像。和一般手機相比,Wing 的優勢在於前後雙錄的過程中握持會比較輕鬆,換言之還是得益於雲台式結構啦。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為了更好地發揮 Wing 的獨特優勢,LG 也希望更多開發者能針對其型態最佳化自己的 app。目前在單獨運行 YouTube 時,主螢幕會顯示影片,同時下面的小螢幕則會成為控制面板。此外還有 Naver 做的 Whale 瀏覽器,在 Wing 上它會自動把網頁上的影片投到大螢幕上播放,小螢幕則用於瀏覽其它內容。而在遊戲方面,在 Wing 上跑 Gameloft 的《Asphalt 9: Legends》時,小螢幕可以用來顯示地圖(華碩 ROG Phone 的 TwinView Dock 也有類似的遊玩模式)。

要說旋轉模式有什麼不足的話,我們本來是想吐槽打字的體驗。是說,原本看到這種型態我們的預想應該是很利於輸入,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在上方 app 裡打字的話,鍵盤還是會被拉寬出現在同一螢幕,而不是顯示在更容易輸入的小螢幕上。後來我們發現,原來使用 Wing 原生鍵盤的話就能夠選擇在上方螢幕還是小螢幕打字,所以其實 LG 都蠻體貼的。不過如果你真的想在橫向螢幕上打字的話,只要利用兩拇指把鍵盤拉開就可以更方便使用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 Wing 的保護配件,LG 提供的原廠保護殼其實只能包住機身主體,旋轉的那片螢幕是完全暴露在外的。在體驗過程中我們合著的手機不慎跌落過一次,螢幕頂角和聽筒旁邊都留下了傷痕。很難想像如果是在螢幕完全打開的前提下,摔在地上會造成怎樣的損傷。所以在配件這件事上,還是希望 LG 能再發揮一些創意,讓 Wing 在 IP54 防塵防水以外還能再得到一些保護。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總體來說,LG Wing 的雙螢幕方案讓我們看到了相當不錯的可用性。如果他們還考慮推出二代產品的話,我們個人的的建議是將副螢幕再做長一點,另外手機的重量和厚度若是能再削減一些的話自然也會更加理想。在實用性和機身尺寸間找準的平衡點是這款產品目前最大的價值所在,現階段它已經在傳統手機和折疊螢幕手機(不管是單螢幕還是雙螢幕)之間找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未來再如何改進非常值得我們期待。

核心規格

LG Wing 5G

處理器

高通 Snapdragon 765G

RAM / 儲存

8GB/128GB 或 256GB

MicroSD 支援

主螢幕

6.8 吋 P-OLED

解析度

2,460 x 1,080

副螢幕

3.9 吋 G-OLED

解析度

1,240 x 1,080

後置相機

64MP f/1.8 主相機帶光學防手震、

13MP f/1.9 超廣角相機、

12MP f/2.2 超廣角大畫素相機

自拍相機

32MP f/1.9 彈出式相機

OS

Android 10

電池

4,000mAh

充電

USB-C,支援 Quick Charge 4.0+ 和無線充電

三圍

169.5 x 74.5 x 10.9 mm

重量

260g

指紋辨識方案

屏下指紋

防水

IP54

NFC

3.5mm 耳機孔

5G

毫米波和 sub-6

小改款之後更強悍 福斯Golf R擁有333匹動力
Jun
28
小改款之後更強悍 福斯Golf R擁有333匹動力
Carture 車勢文化
隨著Volkswagen福斯Golf車系全面推出了第八代小改款車型,Golf R以及Golf R Variant也終於推出了MK8.5世代新車款,現在該車款擁有了333匹的最大馬力,與先前推出限量的R333車型相同,百公里加速也進步到4.6秒,另外還推出了R-Performance套件的選配項目,首波車型還有Black Edition,以全黑的...
Audi RS 3成為紐柏林北賽道最速小型房車
Jun
21
Audi RS 3成為紐柏林北賽道最速小型房車
Carture 車勢文化
是的,又有一款高性能車破了紐柏林北賽道單項級距車款單圈紀錄,這回的主角是新改款的Audi RS 3。Audi以新改款RS3,挑戰紐柏林北賽道,由Audi所屬的車手Frank Stippler駕駛,創下了7分33秒123之量產小型房車新紀錄,比原本的紀錄快了5秒多。同時也快過了Nissan GT-R的7分34秒紀錄,就可以知道...
降低入手門檻,福斯 ID.Buzz 純電麵包車將新增 62 kWh 小電池版本
Jun
28
降低入手門檻,福斯 ID.Buzz 純電麵包車將新增 62 kWh 小電池版本
DDCAR電動車
福斯 ID.Buzz 預計今年的下半年在台灣市場上市。在這款因為有著可愛外型所有人氣頗高的純電 MPV,藉由台灣官方管道 (貿易商已搶先引進平輸版本) 開賣之前,傳出福斯原廠計畫再擴增車型選擇的消息,主要是了進一步降低入手門檻。
純電版的 Karoq,Skoda Elroq 純電跨界休旅上路測試中、秋季正式發表
Jun
28
純電版的 Karoq,Skoda Elroq 純電跨界休旅上路測試中、秋季正式發表
DDCAR電動車
Skoda 今年將發表品牌最新款的純電車:Elroq,這款跨界休旅是 Karoq 的純電後繼車型,會採用品牌最新的 Modern Solid 設計語言打造,視覺風格將和當前的 Skoda 車款有明顯區隔。在全面揭曉之前,Elroq 已開始在海外的道路上行測試。
Honda CR-V養車成本大公開!國民休旅神車養起來也是輕鬆寫意!
Jun
28
Honda CR-V養車成本大公開!國民休旅神車養起來也是輕鬆寫意!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日本車、SUV、大空間而且耐操可靠你會想到什麼?1995年誕生的Honda CR-V在1997年由時任總代理的南陽實業引進,以空間、實用性、便利性與油耗表現斬獲優異銷售佳績,而後原廠直屬的Honda Taiwan成立並在屏東規劃產線,第二代的CR-V更成為多數台灣人對SUV的代稱且為車系打下了一片璀璨江山,直...
小改款Skoda Kamiq將動感與實用更加完美契合
Jun
28
小改款Skoda Kamiq將動感與實用更加完美契合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BearKamiq是的Skoda第三款SUV車型,一推出就快速成為品牌暢銷的全球車款,自2019年以來,Kamiq在同級類別銷售中往往都能躋身歐洲前10名,並且在2021年和2022年成為最暢銷的Skoda SUV。與Kodiaq和Karoq一樣,Kamiq這個名字也起源於居住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Inuit)的...
挑戰巴黎奧運!台灣欄神陳奎儒爆發力就像 Ford Mustang Mach-E 又猛又快?
Jun
28
挑戰巴黎奧運!台灣欄神陳奎儒爆發力就像 Ford Mustang Mach-E 又猛又快?
2GameSome
性能、爆發力、耐力、載重,都是在闡述一輛車的性能時所會用到的形容詞,但其實運動也是一樣!這次,團隊成功邀請到全國男子 110M 跨欄最高紀錄保持人陳奎儒,一起體驗 Ford 純電野馬 Mustang Mach-E,看看身為 Kuga 車主的他,對於福特新世代電動車的感受如何!
純電兄弟搶市1/納智捷靠純電車n⁷翻身 今年力拚超越特斯拉
Jun
30
純電兄弟搶市1/納智捷靠純電車n⁷翻身 今年力拚超越特斯拉
CTWANT
[周刊王CTWANT] 納智捷(Luxgen)是裕隆汽車在2008年轉投資成立的子公司,並在2009年正式發表首款產品7人座休旅「Luxgen7 MPV」。不過身為國產品牌,納智捷卻因為消費者對新品牌的信任度不夠,即使價位、品質都不算差,仍無法與和泰車(2207)、台灣本田、福特六和等國產車廠匹敵,銷量一直...
充電比加油更省錢!關於社區充電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Jun
29
充電比加油更省錢!關於社區充電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DDCAR電動車
截至 2024 年 4 月,台灣的電動車總數已有 6.4 萬台以上,未來電動車上路的數量必定還會大幅增加,因此電動車售價、電動車充電費用、電動車充電時間計算等問題,都成為車主購買電動車的關注重點。
電動車市場真的不好?排除特斯拉竟然成長69%!
Jun
28
電動車市場真的不好?排除特斯拉竟然成長69%!
Carture 車勢文化
過去我們看到很多數據指出電動車進入了寒冬,但是最新的北美銷售數據顯示並非如此,這是根據今年度前四個月所做出的報告,從數據上來看整體的電動車銷售表現與去年大致相同,但是如果撇除了Tesla特斯拉的話,2024年的前四個月,電動車銷售量成長達69%,也就是說特斯拉現在正在拖累大家,該品...
殺瘋了!中國又一日系神車「打骨折」 66萬買雅閣
Jun
30
殺瘋了!中國又一日系神車「打骨折」 66萬買雅閣
鉅亨網
殺瘋了!中國又一日系神車「打骨折」 66 萬買雅閣
2024年7月新車預告:Toyota Camry、Suzuki Swift、Aston Martin Valour、Lamborghini Urus SE…多款勁車即將上市!
Jun
28
2024年7月新車預告:Toyota Camry、Suzuki Swift、Aston Martin Valour、Lamborghini Urus SE…多款勁車即將上市!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時序來到2024年民俗月前檔期的下半場,除了是四輪市場中年度主戰場外,適逢正好跨入暑假期間也是二輪市場的新品推出高峰期,其熱鬧程度確實有到熱傷害的可能!這次就來盤點2024年7月即將發表的多款新車,從傳統的中大型四門房車、小型掀背車,到層峰級的英國與義大利進口車款等等,多款勁車即...
還會再降! 油價連3跌「下周降幅」曝
Jun
28
還會再降! 油價連3跌「下周降幅」曝
中廣新聞網
國內油價可望連3降,預估7月1日、下周一凌晨零點起,汽油每公升零售價可望再降0.1元、柴油降0.2元,95汽油將來到最近19周新低。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戰情升溫,加上美國6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
6/30上路!「併排臨停等8項微罪違規」不開放檢舉 網憂:大違停時代來臨
Jun
28
6/30上路!「併排臨停等8項微罪違規」不開放檢舉 網憂:大違停時代來臨
太報
立法院於今年5月14日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總統府也在5月底公布總統令,預定於6月30日正式上路。此次修法針對部分違規行為保留民眾檢舉權,而其他微罪違規行為,如:路口、公車站、併排等臨停,及騎樓違停、騎車講手機等,則不再開放民眾檢舉,這一變動引發網友熱議。
荷包君當心!新北增27處科技執法、遍及14區 7月1日正式啟用
Jun
28
荷包君當心!新北增27處科技執法、遍及14區 7月1日正式啟用
FTNN新聞網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新北報導新北市篩選易肇事及易違規路口,建置27處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採用AI人工智慧進行影像分析,自動辨識違規行為,規劃於7月1...
【驚!Go車誌變成詐騙集團??】這台車可預防疲勞駕駛?!純電菱利續航力破200km秘訣是XXX
Jun
28
【驚!Go車誌變成詐騙集團??】這台車可預防疲勞駕駛?!純電菱利續航力破200km秘訣是XXX
Go車誌 Video
送模型換你一個養車心得!這次特別企劃來到了湖口休息站,這是我們首次訪問充電樁區域的電車車主,從中聊了許多他們的最真實的純電生活經驗!鎖定本期節目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更多詳細資訊] 🚘 最新上架汽車車款:請點此進入 🏍️ 最新上架機車車款:請點此進入 🚙 更多熱門新車排行:請點此...
電動車在外也能便宜充電!特爾推暑假一度電不到 5 元吸客
Jun
28
電動車在外也能便宜充電!特爾推暑假一度電不到 5 元吸客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電動車在台灣的持續上升,台電也會針對尖峰、半尖峰、離峰有不同費率。台灣電動車充電業者特爾電力,跟隨台電機制,同步推出「時段電價費率」,可在特定離峰時段,擁有最便宜的充電費率。
美要求時速 100 公里啟動 AEB 自動煞停   多家車廠抵制批「不切實際」
Jun
28
美要求時速 100 公里啟動 AEB 自動煞停 多家車廠抵制批「不切實際」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在輔助駕駛陸續成為新車標準配備後,ACC 主動式車距可減輕駕駛開車疲勞問題,而 AEB 自動煞車輔助,更是減少了車碰車的機率,就在監管單位希望提高 AEB 的技術時,多家車廠卻聯合起來抗議,並宣稱該要求「不切實際」!
2024 Ducati大改款Multistrada、Diavel抵台!V4 Granturismo新動力換裝盡顯紅軍技術力!
Jun
28
2024 Ducati大改款Multistrada、Diavel抵台!V4 Granturismo新動力換裝盡顯紅軍技術力!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旅行對騎士來說可以是許多不同的解讀,騎著跑車或者StreetFighter享受硬核帶來的痛快是一種、街車創造的慢活與療癒也是一種,但ADV的無拘無束或者美式Touring車款的獨有節奏在騎士們眼中往往是無可取代的,為此,Ducati帶來了全新第四世代Multistrada與第三代Diavel大改款車型,一切皆源於的...
福斯Golf R小改款亮相 333匹、百公里加速4.6秒完成
Jun
28
福斯Golf R小改款亮相 333匹、百公里加速4.6秒完成
CarFun玩車誌
Volkswagen福斯近日發表全新第八代小改款的Golf R和Golf R Variant,這兩輛車是目前Golf家族中最強大的車款,全新Golf R搭載了一樣的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表現來到333匹(PS),比前代車型增加了13匹馬力,也與先前的R333限量版本車型相同,車輛的極速來到250km/h,可以透過選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