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電動二輪車現正掛牌上路中!KYMCO光陽執行長柯俊斌親上火線分享法規資訊!
2022年11月30日,正當世足賽如火如荼展開,以及大大小小的新聞充斥在手機、電腦、電視的版面時,大家是否發現微型二輪電動車掛牌上路的法規也就此展開了呢?為了讓外界更加了解這種如今已經在大街小巷中便能發現蹤跡的車款,近年究竟面臨了什麼樣的問題,以及掛牌上路等相關因應措施,作為二輪市場龍頭的KYMCO光陽於法規調整的前一天安排了觀點分享會,從中所獲得的資訊相信也具備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啥是微型電動二輪車?
在了解修法的原因以前,或許先該理解的是究竟何謂「微型電動二輪車」?是電動滑板車以上、綠牌電動機車未滿,還是跟自行車一樣得踏板踩踏但擁有電力輔助的車型呢?關於這點,就政府所提供的定義來看,本次得強制掛牌的微型電動二輪車是「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 25km/h,且車重不含電池≤ 40kg或車重含電池在≤60kg」的車型。
也就是說主要驅動方式和車重為其關鍵,因此近年譬如中老年人騎乘出門到附近買買菜、又或者外籍移工作為代步、通勤使用,無需駕照便能騎乘的小型電動二輪座駕,基本上大都在微型電動二輪車的範圍內。倘若以KYMCO光陽的旗下車款為例,Cozy便是相當典型在此規範內的座駕,全長1,557mm、車寬663mm、車高990mm,其腳踏之內具備抽取式可充電的48V24Ah母電池後重量僅53kg,350W輪轂馬達的配置下具備25km/h的最高時速表現,並具備9°的爬升能耐,當然也不太適合雙載就是。
而另一造型截然不同的車款Mint EV,其性能配置則和Cozy大致相同,長、寬、高分別來到1,670mm、670mm、1,040mm,車重稍重了點含電池來到58.8kg,最大爬升角度約10°,但時速限制則同樣維持在25km/h。
至於得用踏板踩踏但具備電力輔助的車型,根據政府的定義則為「電動輔助自行車」,其必須「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 25km/h,且車重 ≤40kg」,而這類車款則並非本次法規調整後需掛牌的車款,這一節得先釐清。
為何要有法可管?
事實上有別於以白牌重型機車為主流二輪的台灣,不少國家的微型電動二輪車日益增加。以自行車大國的荷蘭為例,近年具機動力的二輪市場中有將近9成為50cc以下的車款,其中又有48%為限速25km/h和45km/h的電動二輪車,當然這按照台灣法規便有一部分包含了咱們所謂的綠牌級距的車型,可同樣地也有不少是所謂的微型電動二輪車。
至於在目前的台灣市場中,微型電動二輪車每年銷售額約8-10萬輛,保守估計此類車型全台應該有65萬輛。而這當中面臨的問題除了近年事故頻傳、造成安全問題(👉 延伸閱讀:每天2人傷! 電動自行車事故、違規件數多)之外,移工們的巧手讓這類車款變得一點也不微型,反而足以和白牌機車分庭抗禮也是原因之一,加上在無法可管之下,未戴安全帽、酒駕等情況也層出不窮,因此機車委員會主委暨光陽集團執行長柯俊斌於2019年3月18日建議時任交通部部長林佳龍修法,共組「機車好朋友」,促成2022年11月30日正式實施的微型電動二輪車修法條例。
如何掛牌?
在以上的車輛規格與背景之下,雖然不可否認無法可管總感覺比較自由(?)但就某些角度來說有法可管對於用路人和騎士來說則相對較有保障,包含要求得投保強制險,年滿14歲便可騎乘但確定無需駕照、不過騎乘時不可載人並得配戴安全帽等。
為了在緩衝期間所有微型電動二輪車都能妥善掛牌,除了各公路監理站能辦理相關事宜外,考量車款本身的續航力問題也將規劃其他到點服務。以KYMCO光陽為例,旗下3,500間專賣店、500間以上的代銷商將提供免費的掛牌諮詢,並主動通知車主至監理單位實車查核、完成掛牌的同時,亦逐步配合監理站進行到點服務,其中南投、高雄已和總經銷於11月30日協同展開,並確定2023年底前免收牌照、行車相關優惠,讓旗下車款的掛牌過程能更加便利。
此外已進行改裝後的微型電動二輪車是否能直接驗車掛牌,理論上得還原後再驗,而咱們也附上微型電動二輪車的納管懶人包讓愛車虎迷們參閱,裡頭將有更詳盡的相關事宜(👉 延伸閱讀:懶人包/微型電動二輪車今起正式納管 常見Q&A一次搞懂)。
尚需釐清的灰色地帶
在法規與政府定義下,微型電動二輪車確實因此有了相當明確的規格範圍,但必須承認在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車型當中,總有所謂的......例外。首先在微型電動二輪車和電動輔助自行車兩者的定義來看,這世界就這麼恰巧就是有具備微型電動二輪車車重和性能的座駕,但又具備電動輔助自行車的腳踩踏板,而且還有廠商少量引進台灣,譬如中國MUJI無印良品和Honda在中國的合資公司Sundrro Honda一同打造的「素-MS01」,以及五羊-本田摩托生產的U-be。
外型相當簡約的素-MS01根據其54.1kg的車重、25km/h的最高時速、如一般機車的轉動式電門,甚至還配備感應鑰匙來看,直覺上應屬於微型電動二輪車,但其輔助用的踏板,加上17吋胎的配置來看,卻讓人相當容易誤以為是電動輔助自行車,可嚴格來說在這波法規調整中應該也屬於得掛牌的車型;至於U-be從造型到性能則看起來更該屬於微型電動二輪車,甚至前輪還具備碟煞配置,但有趣的是這款車也同樣具備輔助踏板,乍看之下還真會令人一頭霧水、打個問號,只能說就定義上仍具備相當程度的修正空間;甚至在這波浪潮之下,或許也該針對國外行之有年甚至共享使用的微型交通工具譬如電動滑板車等載具進行規範或透過修法使其也能合法上路,而非一味地限制或是仍將其視為玩具,畢竟就其性能和規格,某方面來說只是站著騎和坐著騎的差別罷了!
👉 2023 KYMCO Cozy 詳細規格:https://pse.is/4mqhzx
👉 2023 KYMCO Mint EV 詳細規格:https://pse.is/4mgh7j
更多詳細資訊
👉 最新上架汽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cars/
👉 最新上架機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bikes/
👉 更多汽車試駕:https://autos.yahoo.com.tw/car-topics/testdrive
👉 熱門中古車排行(預算20-40萬):https://autos.yahoo.com.tw/popular-used-cars?price_range=20-40/
👉 搜尋更多新車規格:https://autos.yahoo.com.tw/new-cars/
👉 更多熱門新車排行:https://autos.yahoo.com.tw/popular-cars/
👉 更多電動車與油電車:https://autos.yahoo.com.tw/car-topics/EV-and-Hybrid
20
14
23
20
19
22
23
22
22
18
15
23
22
22
22
22
23
23
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