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Wing 是一款看起來怪,但用起來順的雙螢幕手機

Engadget Chinese 2020-10-02 22:02:57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目前說到增加手機顯示面積這件事,各大廠商想到的辦法總結起來無非是兩種:類似 Galaxy Z Fold 2 那樣的整片折疊螢幕手機,亦或是 Surface DuoLG Velvet 那種實質上都是把兩片面板湊在一起的方案。相比之下,後者的開發難度和成本都會相對更低。但無論是哪一種設計,一般同時打開的 app 因為 UI 設計的關係,大多都只有在直向模式下用起來會比較順手(比如一邊螢幕橫向放影片時,另一邊看 Facebook 就會被拉寬很是彆扭)。而增加顯示面積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多工體驗,從這個角度看現有的產品仍存在不小的完善空間。

不過在 LG 新推出的 Wing 5G 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思路。基於旋轉結構的大小螢幕組合,初看之下估計很容易讓人有噱頭之感,但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發現將其搭配在一起反倒是意外地合用呢。 

實際上,將螢幕由垂直轉到水平的概念並不新鮮。在功能手機盛行的時代,許多日韓廠商為了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觀看電視節目的需求,都採用過將活動式 4:3 螢幕跟直向鍵盤機身組合在一起的設計。LG 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確切地說,這次的 Wing 更像是一次舊瓶裝新酒的嘗試。

在將這款手機外側的 6.8 吋 2,460 x 1,080 P-OLED 主螢幕順時針轉成水平之後,藏在底下的 3.9 吋 1,080 x 1,240 副螢幕便會徹底顯現出來。這時的 T 字形型態被官方稱為「旋轉模式」,它可以很好地應對前文提到的看片 + 社交使用場景。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而在將主螢幕轉回原處後,LG Wing 粗看之下和目前的主流手機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最明顯的差異在於裝置的厚度,10.9mm 的 Wing 要比 Galaxy Note 20 UltraiPhone 11 Pro Max 厚 2.8mm。與此同時它的厚度也達到了 260g,相比主流旗艦都要重 50g 左右。不過話雖如此,你還是得考慮到 Wing 是一台雙螢幕手機,和裝上 Dual Screen 外殼的 Velvet 相比它已經要輕巧許多了。

在稍稍使用之後,你就會在手機右側靠近底端大約三分之一高度的位置,找到很順手就能用拇指將主螢幕推開的發力點。你只需在水平方向上稍微用一點力,之後內建的雙彈簧機構就會帶動螢幕旋轉,直到還剩 15 度的時候,液壓緩衝器便會開始發揮作用。螢幕歸位的時候也是這樣一個流程,只要在左上角輕輕一推即可。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在熟悉了這一套用法之後,LG Wing 彷彿就變成了一個大號的指尖減壓玩具,很容易讓人沒事就去轉那麼兩下,那種滑出、嵌合的感覺真的非常舒緩、放鬆。除此之外,這種結構也很適合拿來向旁人炫耀。而 LG 官方給出的使用壽命是 20 萬轉,如果以每天滑開主螢幕 30 次來計的話,Wing 也能用超過 18 年之久。當然囉,如果你能控制得住的話,最好還是減少沒有必要的開闔啦。

盡管我們從 LG 那裡收到的是一台非量產機,但它預載的軟體倒是已經有了不錯的完成度。除去那些沒有橫向模式的 app 以外,我們在切換標準和旋轉模式的過程中(使用 YouTube 或 Google 地圖時常會有這樣的操作)並沒有遇到任何的問題。不過在某些時候,旋轉模式的介面會要等那麼一、兩秒鐘才會轉換,在這方面 LG 應該還是可以繼續最佳化的。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和 LG 此前推出的那些雙螢幕產品一樣,在 Wing 上你也可以自設多應用同時開啟的捷徑。相關選項可以在副螢幕上找到,在設定完成後你就可以輕觸一下在大、小螢幕上開啟兩個組合好的 app 了。根據我們的習慣,是會比較多把一款影音娛樂類的軟體和一款社交或是瀏覽類的 app 放在一起。當然你也可以徹底讓副螢幕休眠(下拉選單裡有鎖定選項),這個時候手機的下半部就直接變成了握把,這樣主螢幕播放橫向影片的時候單手握持裝置會變得更加輕鬆。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在啟動旋轉模式的狀態下,變成 T 字形的手機在朝向上並沒有什麼講究。也就是說,繼續豎過來用主螢幕,然後把副螢幕放在左側或是右側也都是可以的。在 Wing 發表前先流出的主螢幕導航加副螢幕音樂的組合,就是一個很好的使用範例。此外,如果實在有需要的話,在 Wing 上面你也可以分割出三片區域進行多 app 操作。手機搭載的 Snapdragon 765G 處理器,面對這樣的情況也還是能應付得過來的。

而除了多工這個雙螢幕手機被討論最多的場景以外,單 app 跨螢幕使用的模式也被開發團隊考慮在內。比如在打開圖集後,就能以大螢幕來顯示某一圖片或影片,同時讓小螢幕顯示相簿裡的其它內容或者是編輯的介面。這樣一來無論你的手指在小螢幕上進行什麼操作,就都不會遮擋到大螢幕上的畫面了。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另外在相機 app 中,LG 也針對 T 型態做出了兩個特別的拍攝模式。第一個是雲台模式,它能基於那顆 12MP 的 120 度超廣角相機,利用數位裁切和電子防手震技術模擬出類似手持雲台的鏡頭轉動拍攝效果。在使用時你可以透過副螢幕上的搖桿來控制拍攝角度,只是在此過程中所有畫面變換都是以數位方式實現,相機模組並不能真正像裝在雲台上那樣轉動。另外根據拍攝的場景不同,LG 也預設了三檔防震效果不同的選項。例如在慢跑或是爬山的時候,就比較適合以「第一視角」來錄影。

還有一個就是 Dual Recording 前後雙錄模式,這項功能相對來說就比較多見。它能同時打開 32MP 的自拍相機和 12MP 的後置相機錄影,讓用戶透過左右並排或是畫中畫的形式拍攝前後兩個方向上的影像。和一般手機相比,Wing 的優勢在於前後雙錄的過程中握持會比較輕鬆,換言之還是得益於雲台式結構啦。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為了更好地發揮 Wing 的獨特優勢,LG 也希望更多開發者能針對其型態最佳化自己的 app。目前在單獨運行 YouTube 時,主螢幕會顯示影片,同時下面的小螢幕則會成為控制面板。此外還有 Naver 做的 Whale 瀏覽器,在 Wing 上它會自動把網頁上的影片投到大螢幕上播放,小螢幕則用於瀏覽其它內容。而在遊戲方面,在 Wing 上跑 Gameloft 的《Asphalt 9: Legends》時,小螢幕可以用來顯示地圖(華碩 ROG Phone 的 TwinView Dock 也有類似的遊玩模式)。

要說旋轉模式有什麼不足的話,我們本來是想吐槽打字的體驗。是說,原本看到這種型態我們的預想應該是很利於輸入,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在上方 app 裡打字的話,鍵盤還是會被拉寬出現在同一螢幕,而不是顯示在更容易輸入的小螢幕上。後來我們發現,原來使用 Wing 原生鍵盤的話就能夠選擇在上方螢幕還是小螢幕打字,所以其實 LG 都蠻體貼的。不過如果你真的想在橫向螢幕上打字的話,只要利用兩拇指把鍵盤拉開就可以更方便使用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 Wing 的保護配件,LG 提供的原廠保護殼其實只能包住機身主體,旋轉的那片螢幕是完全暴露在外的。在體驗過程中我們合著的手機不慎跌落過一次,螢幕頂角和聽筒旁邊都留下了傷痕。很難想像如果是在螢幕完全打開的前提下,摔在地上會造成怎樣的損傷。所以在配件這件事上,還是希望 LG 能再發揮一些創意,讓 Wing 在 IP54 防塵防水以外還能再得到一些保護。

LG Wing 5G
Richard Lai/Engadget

總體來說,LG Wing 的雙螢幕方案讓我們看到了相當不錯的可用性。如果他們還考慮推出二代產品的話,我們個人的的建議是將副螢幕再做長一點,另外手機的重量和厚度若是能再削減一些的話自然也會更加理想。在實用性和機身尺寸間找準的平衡點是這款產品目前最大的價值所在,現階段它已經在傳統手機和折疊螢幕手機(不管是單螢幕還是雙螢幕)之間找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未來再如何改進非常值得我們期待。

核心規格

LG Wing 5G

處理器

高通 Snapdragon 765G

RAM / 儲存

8GB/128GB 或 256GB

MicroSD 支援

主螢幕

6.8 吋 P-OLED

解析度

2,460 x 1,080

副螢幕

3.9 吋 G-OLED

解析度

1,240 x 1,080

後置相機

64MP f/1.8 主相機帶光學防手震、

13MP f/1.9 超廣角相機、

12MP f/2.2 超廣角大畫素相機

自拍相機

32MP f/1.9 彈出式相機

OS

Android 10

電池

4,000mAh

充電

USB-C,支援 Quick Charge 4.0+ 和無線充電

三圍

169.5 x 74.5 x 10.9 mm

重量

260g

指紋辨識方案

屏下指紋

防水

IP54

NFC

3.5mm 耳機孔

5G

毫米波和 sub-6

【搶先試駕!】第一次試車這麼狼狽?入門卻不入門~韓系新寵KIA EV3大電池、長續航!台灣消費者接受嗎?
Nov
22
【搶先試駕!】第一次試車這麼狼狽?入門卻不入門~韓系新寵KIA EV3大電池、長續航!台灣消費者接受嗎?
Go車誌 Video
全新 Kia EV3 車身長寬高分別為 4,300x1,850x1,570mm,軸距為 2,680mm。外觀方面,採用 Kia 品牌旗下電動車家族最新的 Opposites United (對立的和諧) 設計概念,風阻係數僅達 0.263 Cd。車頭採用 Digital Tiger Face 設計,搭載與頭燈相鄰的兩組小立方體,為創新的 Star Map LED 日行燈。其...
LEXUS RZ 450e 旗艦版 限量上市,售價 230 萬元起!
Nov
14
LEXUS RZ 450e 旗艦版 限量上市,售價 230 萬元起!
GOCHOICE購車趣
Lexus於今日推出全新RZ 450e旗艦版,升級搭載各項科技及安全配備,打造更為奢華舒適的純電駕乘體驗,即日起開放限量接單。
【廂車、貨車該怎麼選?】破除傳統商用車思維!搭載Level 2 ADAS輔助駕駛頭家更安心!|CMC J SPACE 廂型車&貨車新車試駕
Nov
22
【廂車、貨車該怎麼選?】破除傳統商用車思維!搭載Level 2 ADAS輔助駕駛頭家更安心!|CMC J SPACE 廂型車&貨車新車試駕
Go車誌 Video
新世代 J SPACE 廂車開拓全新市場選擇,不僅具備同級最強勁的107 PS動力及8速自排變速箱的優異性能,並擁有寬敞且多元運用變化的內部空間,另搭載與乘用車同等級的Level 2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貨車擁有傲視同級的 985kg的最大載重能力,車輛配備上可以選配搭載9吋多媒體音響(含360度環景...
2024 Suzuki Ignis 咖波聯名款可愛出擊、Ignis都會探險特仕車同步現身!
Nov
22
2024 Suzuki Ignis 咖波聯名款可愛出擊、Ignis都會探險特仕車同步現身!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結合都會掀背車格與休旅高頂設計,以Suzuki新世代戰略小車之姿進軍小車市場的Ignis,不只擁有可愛出眾的獨特造型,還兼具強烈性格的運動風貌,自推出以來就蟬聯國內最暢銷進口迷你車寶座,更成功擄獲不少首購族與小車迷的青睞。如今時尚可愛的車壇代表—Suzuki Ignis也宣布與獵奇萌萌教主—Bugc...
Nissan 推 Kicks e-POWER 限量版車型 JBL 音響是標配
Nov
22
Nissan 推 Kicks e-POWER 限量版車型 JBL 音響是標配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雖然 Nissan Juke 即將完售,少了一款極具特色的跨界休旅,不過 Nissan 還有一款價格帶與車格相似的 Kicks e-Power。Nissan 今天宣布推出 Kicks e-POWER STAR EDITION 星空版,採 200 輛限量銷售,搭
諜照流出!又是一台「法拉米」 小米第二款純電車估明年Q1亮相
Nov
22
諜照流出!又是一台「法拉米」 小米第二款純電車估明年Q1亮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小米集團持續壯大汽車、電動車版圖!小米日前公布第三季營收達925億元人民幣、年增30.5%,經調整淨利為62.5億元人民幣、年增4.4%,營收與淨利均優於預期。最近還傳出小米汽車將在2025年˙2~3月推出第二款純電動車型「MX11」,甚至已經有網友拍到諜照。
Tesla開放它牌電動車使用超充,2年過去轉接頭設置率僅4%
Nov
22
Tesla開放它牌電動車使用超充,2年過去轉接頭設置率僅4%
Carture 車勢文化
雖然會降低Tesla優勢,但Tesla於2022年底時表示允許其他品牌電動車可以使用自家的超級充電站,如今過了2年Tesla於美國的超級充電站設置轉接頭才完成4%而已。Tesla很早就進入電動車市場,因此在充電站的佈建也比傳統車廠提前許多,至今Tesla於美國已有超過17,000座充電站,超級充電站也有近2,5...
將 Honda Civic 改裝成美式復古跑車!光岡 M55 Zero Edition 限量 100 輛
Nov
22
將 Honda Civic 改裝成美式復古跑車!光岡 M55 Zero Edition 限量 100 輛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日本的光岡自動車(MITSUOKA)雖然並無生產汽車,卻擅長將日系新車改裝成具有懷舊風情的古典式樣再另行販售,光岡昨日在日本發表最新限量 100 輛的 M55 Zero Edition,在復古的內在底下,原來是以 Honda Civic 作為基礎做改裝!
【改裝實戰】Audi e-tron Sportback S高配化改造(上) 升級原廠數位虛擬後視鏡
Nov
22
【改裝實戰】Audi e-tron Sportback S高配化改造(上) 升級原廠數位虛擬後視鏡
車訊網
次所採訪的這部2023年式的Audi e-tron Sportback S車主,就是以許多原廠選配的套件,讓愛車...
零件供應商破產缺料狀況排除,Ineos預計明年1月恢復Grenadier與Quartermasters生產
Nov
22
零件供應商破產缺料狀況排除,Ineos預計明年1月恢復Grenadier與Quartermasters生產
Carture 車勢文化
Ineos Automotive於2021年開始在全球和合作夥伴進行Grenadier與Quartermasters銷售計劃,正當要開始大展拳腳在多國市場販售,沒想到9月時因零件供應商面臨破產,在缺料情況下被迫停產,不過近日則宣布好消息,就是缺料問題已解決了。Ineos Automotive是新興越野品牌,於2021年開始和全球合作...
《時代》雜誌將Volvo EX90駕駛員理解系統評為2024年最佳發明之一
Nov
22
《時代》雜誌將Volvo EX90駕駛員理解系統評為2024年最佳發明之一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BearVolvo以成為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者而自豪。因此,Volvo自然而然地感到榮幸,《時代》TIME雜誌將新款Volvo EX90的駕駛員理解系統(Driver?understanding?system)列為其2024年最佳發明之一。
Toyota 電動轎車首曝光  bZ7 Concept 明年上半年開賣
Nov
21
Toyota 電動轎車首曝光 bZ7 Concept 明年上半年開賣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以 bZ 作為電動車名的 Toyota,在本週的中國廣州車展上,推出 bZ7 Concept 電動概念轎車,外媒稱這款車是「令人驚訝的時尚電動轎車」,最快明年會推出。
【洛杉磯車展】帶有螢光綠元素、具有模擬換檔與501匹的Kia EV9 GT現身
Nov
22
【洛杉磯車展】帶有螢光綠元素、具有模擬換檔與501匹的Kia EV9 GT現身
Carture 車勢文化
Kia在今年4月就預告EV9 GT會在2025年1月登場,而在本屆洛杉磯車展則先行進行首演,身為GT車型當然於卡鉗與座艙等處都導入象徵GT的螢光綠配置,至於動力部分則沒先前外界預測來得高,只有501hp。Kia先前就表示旗下EV電動車系都會有GT車型,而今年3月外媒就捕捉到EV9 GT的偽裝測試車,接著4月Ki...
EV車市混戰大廠不吃香!福特宣布歐洲裁員4千人
Nov
21
EV車市混戰大廠不吃香!福特宣布歐洲裁員4千人
TVBS新聞網
美國汽車業巨頭「福特」宣布,未來三年將在歐洲裁員四千人,德國和英國會是重災區,這主要是因為電動車市需求不如預期,福特在2021年時相當投入電動車研發,還曾訂下到2030年前,純電車銷售要佔總銷售40%的目標,但近年電動車需求疲軟,再加上福特認為歐洲市場缺乏明確的策略,因此放緩電動車...
超路隊長小心了!駕駛國道未保持「這距離」超車 慘遭檢舉噴飛3000元
Nov
22
超路隊長小心了!駕駛國道未保持「這距離」超車 慘遭檢舉噴飛3000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國道超車要小心了!有位駕駛於上個月行駛國道1號南下方向,要從中線車道切進內車道時,因未保持安全距離,遭後方車者檢舉,慘噴3000元!(周宸妘)
小心荷包!「微型電動二輪車」11/29前需完成掛牌 違規秒噴3600
Nov
22
小心荷包!「微型電動二輪車」11/29前需完成掛牌 違規秒噴3600
中天新聞網
微型電動二輪車規定自111年11月30日起須辦理領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上路騎乘,並規定「使用中」的車輛領牌寬限期至113年11月29日,逾期未領用於道路行駛者,處車輛所有人新臺幣1,200元至3,600元罰鍰。
試駕/Macan 4 Electric墾丁試駕,387匹馬力更順暢均衡?
Nov
21
試駕/Macan 4 Electric墾丁試駕,387匹馬力更順暢均衡?
地球黃金線
今年4月,我們才剛在法國尼斯的蔚藍海岸試駕Macan Turbo Electric,當時,Porsche Taiwan透露Macan Electric很快就會來到台灣市場。在10月份的墾丁,我們見到了台灣規格的Macan Electric。而且,還是當時在尼斯未能試駕到的Macan 4 Electric。
神車MG「國產化」進度2成   J SPACE又大賣   中華車買氣回籠
Nov
22
神車MG「國產化」進度2成 J SPACE又大賣 中華車買氣回籠
信傳媒
中華車21日成交量近6萬張,中華汽車下午在法說會上表示,MG休旅的自製率20%...
Hyundai 汽車測試釀 3 死意外!韓國政府介入調查
Nov
21
Hyundai 汽車測試釀 3 死意外!韓國政府介入調查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外媒報導,韓國車廠 Hyundai 在進行汽車測試時發生意外,造成 3 人身亡,韓國警方與勞動部已介入調查。
Škoda Octavia Combi RS 奪 2024 金舵獎「最佳中型房車」頭銜
Nov
21
Škoda Octavia Combi RS 奪 2024 金舵獎「最佳中型房車」頭銜
2GameSome
金舵獎自 1976 年由德國權威汽車媒體《Auto Bild》和《Bild am Sonntag》共同創立以來,憑藉其嚴謹的評選機制與高度公信力,成為全球汽車業界的權威指標。所有參賽車款須通過多階段測試,包括性能測試、技術評估與創新性檢視,最終由專業車評、賽車手及汽車工程專家所組成的評審團進行實地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