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閒話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風傳媒 2020-02-16 07:50:0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並且參與了威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設計、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的著名德國哲學家、法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不幸在1920年染上了當時肆虐全世界的西班牙流感,於同年6月14日因肺炎死於慕尼黑,年僅56歲(註一)。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原名:馬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爾‧韋伯)。(作者賈忠偉提供)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原名:馬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爾‧韋伯)。(作者賈忠偉提供)

同一時期的臺灣,自1918年6月到1920年2月為止,總共出現三波疫情,包含日本人在內,全臺(含澎湖等離島)共有91萬多人感染西班牙流感,44,700多人因此死亡,當時全臺總人口約為369萬餘人,死亡率達1.2%,連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也因罹患流感死於任內。但如果按照不同族群來分類統計,當時日本人死亡率約1.1%,臺灣人是3.4%,原住民則高達5%,可見當時在臺灣的醫療資源分配,也頗有差別待遇(註二)。

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Portrait of Akashi Motojiro,1864~1919,北九州福岡人)。(作者賈忠偉提供)
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Portrait of Akashi Motojiro,1864~1919,北九州福岡人)。(作者賈忠偉提供)

 

在流行病學史上,近100多年的時間當中,全世界曾經發生4次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分別在1889(~189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其中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8年、由H1N1之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常簡稱:甲流、A型)引起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註三)對世界的危害最為嚴重,估計全世界約有5億人遭到感染,造成至少5,000萬到1億人死亡,當時世界總人口也不過約17億人,染病死亡人數遠超過同一時期世界大戰所造成1,500~1,700萬人的死亡記錄(註四);之後兩次流感大流行分別是1957年,在中國大陸爆發的亞洲流感(註五),當時肆虐的一樣是A(甲)型流感的H2N2病毒,一般認為這次流行導致全世界共有至少100萬人死亡,其中有72,000是美國人;1968年則是由H3N2病毒引起的A(甲)型普通香港流感,造成約75萬人死亡(註六)。

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屬於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感冒重症,它是一種以RNA為基因體的病毒,分子量大約220kDa,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球狀其直徑大約為100 nm。病毒不同於具有繁殖機制的病菌(細菌),必須先附著其他生物的細胞表面才能繁殖(註七)。之後會利用刺尖形狀的Hemagglutinin(HA)分子貼到細胞表面的特別受體而穿過細胞膜,破壞宿主細胞,而開始繁殖。

流感的症狀比普通感冒(註八)嚴重許多,而且在潛伏期間就已經具有傳染力了。罹患流感除了一般感冒的症狀之外,還伴隨著—高燒、強烈的肌肉痠痛、疲倦感與併發腸胃道不適等症狀,對於老人與小孩也有較高的致死率(註九)。2003年SARS流行過後,在一場國安高層會議中,行政院主管衛生的官員在報告中指出,一旦出現人傳人的流感大傳染,「估算臺灣地區可能有530萬人感染,7萬多人住院,14,000多人死亡」。不過,當時國內大多數的防疫專家卻不這麼認為,他們以過去大流感經驗法則與同時間越南、泰國等地的(禽)流感案例推估,保守估計流感至少有10%的死亡率來看,衛生署的統計報告「絕對是低估」(註十)!但以美國為例,流感的致死率似乎並不如專家估計的那麼高,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以2019年10月流感爆發至2020年2月初的流感病況統計(共有三型流感肆虐美國,分別是:A型之H1N1、H3N2、B型之「維多利亞病毒株」),估計全美已有超過1,500~1,900萬人得流感,有18萬人必須住院治療,約有8,000~1萬人因此喪生,致死率約為0.05%(歷年平均死亡率約0.13%),仍遠低於2019年底由新冠狀病毒所引起的武漢肺炎的平均約2.1~2.5%的致死率(註十一)。

雖然青壯年並非「高危險群」,不過,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嚴重的感冒併發症案例,都發生在這群人身上。(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罹患流感除了一般感冒的症狀之外,還伴隨著—高燒、強烈的肌肉痠痛、疲倦感與併發腸胃道不適等症狀,對於老人與小孩也有較高的致死率。(示意圖/pakutaso)

Influenza的字源歷史

根據醫學史上的記載顯示,歐洲在十四世紀就有所謂的「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因此西方人稱為Influenza,起源於西元1500年時義大利人將流行性感冒歸為對星體有「影響力」(Influence)的疾病,含有「天上來的(災難)」之意--相傳是每當看到哈雷彗星的尾巴,就會有一場感冒的流行。另一個可能的字源是Influenza di freddo,意思是:「有影響力的感冒」(註十二)。也就是說在人類有歷史以來,就常常受到流行性感冒的侵襲。以前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1918〜1919的兩年中,因為感染流行性感冒而死亡的人數,遠超過因戰爭而傷亡的人數,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2,000萬到4,000萬的人死於流行性感冒。科學家認為,1918年的流感死亡率會這麼高,而且主要死亡者以20~40歲間的青壯人口居多,很可能是因為在人體的血液和肺裡出現「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所致。細胞激素(cytokine,又稱:細胞因子、細胞素、細胞介素)是一組作為信號之用的小分子蛋白質(蛋白質及多肽),在如免疫反應中發揮作用。當病毒感染到肺部時,過度刺激免疫系統,導致對抗入侵者的T細胞和巨噬細胞大量湧入,然而這些細胞啟動了更多的免疫反應,刺激更多的細胞激素產生。好東西一下來得太多太猛,就會造成致命的反效果。免疫細胞累積並集合--自由基、凝血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1、白介素-10和白介素-1受體拮抗劑,可能會破壞組織,如果這情況發生在肺部,聚集的免疫細胞就會阻塞呼吸道;也就是說,流感患者是--溺斃在自己的體液裡。(註十三)

有關1918年流感病毒的來源,有研究報告認定屬於鳥類病毒,但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卻指出,從1918年流感死亡人身上留下的標本來看,病毒是先從禽鳥類傳給豬隻,之後再經由豬傳給人類。由於人的細胞表面的受體(Receptor,又稱:受器、接收器)不同於鳥禽,故禽流感(Bird Flu,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冒/AI-Avian Influenza)病毒不易(無法)貼附到人的細胞表面。但科學家分析1918年的流感病毒結構後發現,其病毒表面之HA(血凝素)曾經過少許變異而能同時貼附到人與鳥禽的細胞表面,之後才開始出現人傳人的可怕跨類傳染。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一樣,都是藉著—飛沫、咳嗽與噴嚏等方式傳染給他人。過去流行性感冒平均每1〜3年會造成地區性的流行或者每10~15年會造成全球性的大流行,但現在已經確定演變為季節性流行病。可引發人類流行性感冒的病毒(Influenza virus)根據病毒的核蛋白質(NP)、膜蛋白(M)特異性的不同可以區分為A(甲)、B(乙)、C(丙)三型。A型與B型病毒有8條不規則形狀的單鏈RNA核酸分子,而C型病毒則有7條不規則形狀的單鏈RNA核酸分子。其中A型病毒其變異性最高,也最容易引起大流行,不但會影響人,甚至連豬、馬、海豹及許多禽鳥類也都會受到感染(註十四)。A型流行感冒病毒在自然界的主要來源是禽鳥類。病毒會經由禽類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再經污染的水傳染給其他動物,動物之間則是靠呼吸道傳播,這些A型(甲類)流感病毒因不定時的基因突變,會衍生出全新的病毒株(新品種)。

感冒時猛打噴嚏,代表身體急於想把寒氣排出。(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一樣,都是藉著—飛沫、咳嗽與噴嚏等方式傳染給他人。(示意圖/pakutaso)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性移轉」與「抗原性漂移」

流行感冒病毒的表面有兩種醣蛋白質,分別是--血凝素(血球凝集素/HA-Hemagglutinin,又稱:H抗原)佔90%,其餘部分為神經胺酸酶(NA-Neuraminidase,又稱:N抗原),這兩種都是病毒表面抗原。依16個HA亞型(hemagglutinin subtypes)及9個NA亞型(neuraminidase subtypes),再組合成A型流感病毒各亞型株(strain)(註十五),因此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與H、N抗原的改變有很大關係。

從免疫的觀點來看,傳染病對一地的人口會產生很大的衝擊。而某些疾病康復的人,可能會從此免疫,不再感染,這是因為他們體內會出現為數眾多的淋巴球,專門製造對付該病原的抗體(註十六)。但若是當病毒基因重組所引起的變異使HA/NA在抗原性上發生了大的改變後,留存在人體內的流感病毒抗體便失去了原有的保護作用,這也是流感最恐怖的地方;換個說法就是—病毒表面的兩種蛋白是進入細胞的鑰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子,但因為病毒表面的蛋白很容易被人體的免疫系統辨認出來,因此病毒會不斷的突變或基因交換—也就是病毒會一直不斷的改變H與N這兩種表面蛋白,為來逃避宿主免疫系統的偵測與攻擊,也因為這樣要發展出全方位防護的流感疫苗是相當困難的。例如,在1957年以前,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別為H1N1,由於禽鳥的甲型流感病毒和人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組產生了新型流感病毒H2N2,又造成了另一波的流感病毒大流行。但這也有特殊的案例,像發生在2009年的美國與墨西哥的豬流感(北美流感)與1957年前所發生的流感卻是相同的病毒株—H1N1(當然還是有經過一定程度的變異,而且會因為感染區域甚至種族不同也會出現差異),那次疫情,美國約有5,900萬人得到流感,26.5萬餘人住院,12,000多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註十七)。

豬。(示意圖,取自pixabay)
發生在2009年的美國與墨西哥的豬流感(北美流感),與1957年前所發生的流感是相同的病毒株—H1N1;美國約有5,900萬人得到流感,26.5萬餘人住院,12,000多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示意圖,取自pixabay)

禽流感正式突變成為跨越物種界線的傳染病

早期,會引起人類流感流行的病毒株有H1、H2、H3三種H抗原,及N1、N2兩種N抗原。H5、H7、H9為禽流感病毒,過去只會影響鳥類,尤其是高病原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對雞隻有高致病力,常造成雞隻大量死亡。B、C型病毒因為抗原之間的變異性不明顯,不再分亞型,C型病毒比A、B型對人類的威脅更輕微,感染C型病毒只會引起輕微的病徵。不過在1997年,首度在發現香港發現人們感染H5N1流感病毒—當時在香港有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註十八),之後除H5N1外,亦有發現H7N7、H9N2傳染給人的病例。

這些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會隨時因基因突變而衍生出新品種流感病毒。從基因學的觀點而言,大的抗原性移轉(浮動/antigenic shift)乃因病毒的RNA重組而來,而小的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乃由病毒的RNA突變所致。抗原性移轉是屬於比較大的抗原變異,例如由H1N1到H2N2,這只發生在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讓病毒變成整個人群都沒有抵抗力的新亞型,因為缺乏抵抗力所以容易造成全世界的大流行,科學家推測這種抗原的移轉據研究很可能是來自於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再調和(reassortment),因此,在擁擠與人畜雜居的環境特別容易引起這樣的移轉,例如前述在香港發生的禽流感。

H1N1病毒株首度於1933年被分離出來,但是在1957年消失,由H2N2病毒株取代。20年後,這種病毒再度出現於中國北方,然後散播致世界各地。經過分析後證實,這種病毒基因和1950年代的病毒基因完全相同。沒有人知道這種病毒在這20年間躲到那裡去了。也就是說,造成許多歷史悲劇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並未真正消失,它們還躲在暗處,隨時準備伺機而起。(註十九)

A型(甲型)流行感冒病毒除了引發肺炎外,有時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腦病變(encephalopathy)或腦炎等併發症,進而加重病症,慢性病患者也可能因為流感較容易出現併發症,最後因此死亡。即使原本健康狀況不錯的人,病情也可能急轉直下,甚至還有因為罹患流感而導致雙眼永久失明的案例。

雞,公雞母雞。(取自pixabay)
H5、H7、H9為禽流感病毒,過去只會影響鳥類,尤其是高病原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對雞隻有高致病力,常造成雞隻大量死亡。(取自pixabay)

流感疫苗注射禁忌與研發

由於流感疫苗在製作的過程當中,都是利用雞蛋來培養病毒,之後再萃取製成疫苗,因此對雞蛋過敏者不宜接種流感疫苗;此外,6個月以下嬰兒,或患有急性惡化疾病、發燒者,不宜接種流感疫苗。基本上,流感疫苗是相當安全的疫苗,個體在接種3、4周後,體內才會出現特定的抗體,其免疫效果僅持續4〜6個月,依據臨床經驗,流感疫苗的保護率在70%〜85%之間。

但為避免有極少數人會出現嚴重副作用,比如噁心、嗜睡、頭痛、肌肉痛及畏寒等,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但極少發生),建議施打疫苗後先在施打處休息一下,觀察約30分鐘再離開,真有意外發生就可以立即就醫。

治療流行性感冒藥物(例如Ostelmivir/克流感與Zanamivir/瑞樂沙)的研發,即針對神經胺酸酶(NA)而製造,藥物會設法困住神經胺酸酶,使神經胺酸酶無法發生作用,病毒就不會從細胞表面釋放而感染其餘細胞。不過任何藥物都有不同程度和症狀的副作用,流感藥物最常出現比如:噁心、嘔吐、下痢、腹痛和頭痛等症狀。也曾有來自國外的醫學報告,部分患者在使用克流感(Ostelmivir)後,會產生自殘、妄想情形,主要發生於兒科病人,其原因不明,因此服用克流感期間,醫護人員與家中成員應小心監測患者的不尋常行為。

另外,由於HA是流感病毒能夠附著到細胞的重要工具,這是因為HA上的醣蛋白分子會和細胞表面的醣發生作用,也就是HA會與宿主細胞上的受體結合,而流感病毒表面九成均為HA醣蛋白,這也是誘發免疫反應最主要的抗原。因此科學家就可以透過這個線索去找尋出與HA醣分子有強烈吸引力的細胞表面醣分子,這樣不但可以了解人體被病毒侵入後的弱點器官;也可以選擇出與HA有強烈吸引力的醣分子,去設計更直接有效的新流感藥;最重要的是,這個方法也可以設計出一個新而快的流感檢測方法。(註二十)

附記,流行性感冒、SARS、禽流感有何不同:

流行性感冒、SARS、禽流感比較圖。資料來源:「杏輝藥品」網站。(作者賈忠偉提供)
流行性感冒、SARS、禽流感比較圖。資料來源:「杏輝藥品」網站。(作者賈忠偉提供)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自由作家

附註:

(註一)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馬克斯‧韋伯】。

(註二)此資料來自時任(2008年)環球技術學院(2010年升級環球科技大學)教授、圖書館長的丁崑健的研究報告。

參見—

(Ⅰ)周麗蘭:《學者解謎1918年大流感 台灣死逾4萬人》(勞苦網)。

(Ⅱ)柴松林:《臺灣人口的死亡率及其變動趨勢之統計分析》。

同一時間,日本本土則有2,358萬人感染流感,38萬人因流感死亡。

參見—蔡承豪:《流感與霍亂:臺灣傳染病情個案之探討(1918~1923)》(《臺灣學研究》/第15期,p119~170/民國102年6月/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註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感染流行性感冒被許多參戰的士兵稱作: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這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保持中立,並未參戰,而且沒有新聞管制,因此有許多流行性感冒的報導肆虐,所以才被其它國家戲稱,但即使病毒不是由西班牙流出去的,西班牙當地也有800萬人感染了流行性感冒,造成17萬人死亡。但同樣諷刺的是,由於西班牙人也認為流感是從鄰國--法國所傳入的,因此在西班牙流行性感冒被稱為:法國流感(Frence Flu)。

實際上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Kansas),但當時患者的臨床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感染率也達到了5%。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辨認。

參見—簡體《中文百度百科》之【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註四)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第一次世界大戰】。

(註五)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亞洲流感】。

(註六)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香港流感】。

有的資料顯示,這一波流行性感冒曾造成100萬人的死亡。

(註七)絕大多數的細菌都具有自己的營養代謝系統,因此可以獨立生存,因此它進入生物體內之後只是在尋求「營養」物質,沒有必要是不一定要侵入細胞內部的。

但構造簡單的病毒就不一樣了,所有的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只能侵入其它物種的細胞內,借助他們的細胞加工遺傳物質,加工蛋白,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註八)目前已知有逾200種病毒株會導致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稱:傷風),比如—腺病毒、(舊型)冠狀病毒、人類副流感病毒、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偏肺病毒……等。其中最常見的為鼻病毒。病毒會藉由空氣傳播,可能藉由接觸感染者而直接遭到傳染,或是單純在環境中因口鼻吸入病毒而感染……感冒病毒對於組織的破壞,其實並不足以引起傷風的那些症狀,反而大多是由身體免疫反應所導致。

醫學上稱普通感冒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是一種上呼吸道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原發於鼻腔,但也可能進犯喉嚨以及鼻竇。症狀一般於暴露病原後兩天內開始出現,包含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頭痛、發燒等。大部分症狀通常在七到十天內會緩解,但某些症狀可能會持續三個星期以上。有其他健康問題者患感冒時可能會併發肺炎。

腺病毒之所以叫腺病毒是因為此病毒最早是從腺樣組織分離出來的。腺病毒對人體淋巴腺有親和力,因此可以在淋巴腺中潛伏很久。這種病毒可以侵入呼吸道、腸道、結膜,在呼吸道中可以引起呼吸道的各種發炎如—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普通感冒】。

(註九)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流行性感冒】。

(註十)在SARS疫情發生的同時,H5N1流感病毒亦逐漸開始在部分亞洲國家養禽場造成疫情,越南、泰國等地陸續確定人類感染病例,且致死率高達50%(60%)以上。

參見—《世紀首役~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工作紀實》(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出版/2011年8月),p5。

(註十一)參見—張雨亭編譯:《武漢肺炎之外~美流感恐成40年來最致命 已逾8千死》(康健雜誌)。

統計到2020年2月2日為止,中國官方公布數字顯示,這天新增了2,858宗確診病例,令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增至17,205人,死亡人數增至361人,超越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死亡率計算,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的死亡率約2.1%,比非典時期的7%為低。但武漢市5,142宗確診個案中,有265人死亡,死亡率約5.2%。

參見—《武漢肺炎:「中國速度」火神山醫院啟用能否應對感染人數上升?》(BBC中文網/2020年2月3日)。

而梁建章(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攜程旅行網董事)在他所發表的:《從美國流感數據看新冠肺炎疫情》(北京新浪網/2020.01.29)中分別計算與統計了美國流感與武漢肺炎、SARS之相關病歷與死亡數字:

(Ⅰ)美國流感之歷年(2010~2019):

平均患病率=9%、患病死亡率平均=0.13%、平均患病就診率=46%、平均患病住院率=1.6%。

(Ⅱ)湖北以外民眾之新型武漢肺炎的患病死亡率約=0.14%,這個死亡率只是略高於上述美國過去幾年流感死亡率的0.13%。

(Ⅲ)湖北境內武漢肺炎的死亡率(至2020.01.29日為止)約達1.69%,然隨著疫情的擴大與時間的加長,不能排除未來死亡率會大幅上升的可能。

參見—梁建章:《從美國流感數據看新冠肺炎疫情》(北京新浪網/2020.01.29)。

(註十二)參見—

(Ⅰ)中文《維基百科》之【流行性感冒】。

(Ⅱ)麥克.奧德:《打不完的病毒戰爭》( 新新聞文化),p261~262。

(註十三)參見—阿里‧可汗、威廉‧派屈克:《對決病毒最前線:從流感、炭疽病、SARS到伊波拉,資深防疫專家對抗致命傳染病的全球大冒險》(時報出版),p27。
簡單地說就是—身體受到病原菌感染後會產生發炎反應。發炎反應會活化自然殺手細胞、單核球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以及血小板上的先天免疫受體。適度的發炎反應有利身體去除病原菌,但過度的發炎反應會引發大量細胞激素的產生(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卻對身體有害。這種失控的免疫反應往往造成器官的損傷及衰竭,進而導致休克而死亡。

參見—謝世良:《細胞激素風暴:失控的免疫反應》(2018.05.30/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註十四) 麥克‧奧德:《打不完的病毒戰爭》(新新聞文化),p268。

(註十五)參見—關媺媺:《流感全球大流行之風險初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報導/第23卷第12期)。

(註十六)參見—內斯、威廉斯 (廖月娟譯):《生病,生病,why?》(天下文化),p83。

(註十七)此次流感的主要病徵有:發燒(高於攝氏37.8℃)、肌肉疼痛、咳嗽、喉嚨痛、鼻塞,甚至嘔吐和像痢疾的病徵。

參見—維基《中文百科》之【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

(註十八)H5N1流感病毒是在1961年首度於南非被分離出來,1997年與2001年在香港爆發流行。

(註十九) 麥克‧奧德:《打不完的病毒戰爭》(新新聞文化),p273。

(註二十)參見—中央研究院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流感病毒的感染以及疫苗設計的關鍵,都在於『醣』的多寡!》。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感冒可以不去看醫生,自行買成藥吃嗎?專家:大致來說可以,但這些族群例外
相關報導》 得了流感切勿輕忽!上週超過12萬人次就醫、新增118例併發重症,甚至有38歲男死亡

超越保時捷 Taycan,賓士 CLA EV 創下電動車 24 小時行駛最長距離紀錄
Nov
11
超越保時捷 Taycan,賓士 CLA EV 創下電動車 24 小時行駛最長距離紀錄
DDCAR電動車
日前賓士搶先對外劇透了全新 CLA EV 的部分特色,為了證明 CLA EV 真的很能跑,賓士還宣布 CLA EV 創下電動車在 24 小時內行駛的最長距離紀錄,比先前創下紀錄的保時捷 Taycan 還要多跑了將近 300 公里。
新一代 Subaru Outback 改當跨界 SUV!有望獲 Toyota 油電動力加持
Nov
7
新一代 Subaru Outback 改當跨界 SUV!有望獲 Toyota 油電動力加持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今(2024)年適逢 Subaru 跨界旅行車 Outback 誕生 30 週年,而在日本推出 2 款特仕車型之後,全新大改款 Outback 原型車也已開始上路測試,有望在明年正式發表,並會跟上時代趨勢提供油電動力選擇。
五萬元以下機車推薦!SYM活力125、光陽大地名流、Gogoro JEGO、Yamaha JOG...無論要燃油還是電動、全部五萬有找!
Nov
13
五萬元以下機車推薦!SYM活力125、光陽大地名流、Gogoro JEGO、Yamaha JOG...無論要燃油還是電動、全部五萬有找!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在這個大通膨時代,各種物價愈來愈高、就連機車也不例外,回首20年前,還能以3-4萬買到機車,但如今新車動輒7-8萬起跳,甚至大多數電動機車都直逼10萬,若沒有政府補助,還真的買不下去啊,只想買部機車代步,口袋預算卻有限嗎?其實,現在還是找得到5萬以下的國民機車,請看我們以下懶人包!
【明星聊愛車】林逸欣入手第四代Jimny等1年才交車 後座空間大可放百萬樂器 越野車能開進特殊地形
Nov
13
【明星聊愛車】林逸欣入手第四代Jimny等1年才交車 後座空間大可放百萬樂器 越野車能開進特殊地形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音樂精靈」林逸欣(Shara)於11/3(日)舉辦《Keep Playing!》演唱會,精通鋼琴、小提琴、古箏、電吉他、詞曲創作…創作才女形象深植人心,充滿藝術氣息的她,最享受的事就是開著她的Jimny穿梭在大街小巷,無論是日常還是工作,這台車都成為她的最佳拍檔、形影不離的好夥伴,一同來看看她的...
2025 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 黯影版試駕!進階質感與全能駕馭、更親切的選擇!
Nov
13
2025 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 黯影版試駕!進階質感與全能駕馭、更親切的選擇!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豪華、舒適且風姿卓著,獨特的風格或許正是Land Rover能與其他豪華品牌有所區別的原因之一,逾400萬級距Range Rover Sport所能給予的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同質性過高的用車體驗,但如果,Range Rover Sport直接下探400萬內會是什麼情況?還會是原本的樣貌嗎?是、但或許就是有點黑罷了。
全新平台打造、輔助駕駛機能更優異,純電版 Range Rover Velar 2026 年報到
Nov
11
全新平台打造、輔助駕駛機能更優異,純電版 Range Rover Velar 2026 年報到
DDCAR電動車
Range Rover 正走在純電轉型的路上,首發純電車款將是 Range Rover Electric 純電 LSUV,預計 2025 年問世,接著 Range Rover 打算推出 Range Rover Velar 的純電版本,預計 2026 年春季推出。
Jaguar 純電轉型力作!四門 GT 旗艦純電車 12 月初全球首發亮相
Nov
12
Jaguar 純電轉型力作!四門 GT 旗艦純電車 12 月初全球首發亮相
DDCAR電動車
全力要轉型為純電品牌的 Jaguar,終於要向外界公開新世代的純電車產品了。Jaguar 原廠日前在海外確認品牌轉型的首發力作:旗艦級的四門 GT 純電車計畫於 12 月 2 日全球首發亮相,但正式上市預計還要等到 2025 年。
廣汽Aion UT登陸全球市場 售價低於MG4成為電動入門選擇
Nov
13
廣汽Aion UT登陸全球市場 售價低於MG4成為電動入門選擇
CarFun玩車誌
廣汽Aion最近公佈了其全新電動掀背車Aion UT,預計將成為Volkswagen福斯ID.3的最大競爭者,該車型是品牌的的全球戰略車款之一,繼Aion V SUV和Aion RT轎車後,Aion UT將成為該品牌向國際市場推廣的第三款車型,這款新車計劃於廣州車展上首次亮相,並將以親民的價格和出色的電池續航里程吸引消...
賓士190E現代化版本細節釋出 2,500萬售價挑戰層峰市場
Nov
13
賓士190E現代化版本細節釋出 2,500萬售價挑戰層峰市場
CarFun玩車誌
HWA重新設計的Mercedes-Benz賓士190E EVO II,以現代技術賦予經典車型新的生命,並將這款經典賽車的風格和性能提升至更高層次,這輛車是對1990年代知名的190E DTM賽車致敬,HWA採用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從結構、性能到操控都進行了徹底革新,以至於它在某種意義上已超越了「復刻」,而是一款...
霸氣橫溢!CUSTUNING讓Tesla Model Y外觀銳利感與操控犀利度有感晉級
Nov
13
霸氣橫溢!CUSTUNING讓Tesla Model Y外觀銳利感與操控犀利度有感晉級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Bear從2022年底Tesla Model Y在台灣上市之後,即迅速成為電動車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這部Tesla在全球最火熱的車款,有許多優勢,例如:最高可達2,158公升的置物空間,可輕鬆在五人座配置下容納超過3個大型行李箱外加3個登機箱與其他小型行李。而Model Y堅固的車身結構,搭配低重...
慶祝 CSR 平台問世 20 週年,Caterham Seven CSR Twenty限量發售
Nov
13
慶祝 CSR 平台問世 20 週年,Caterham Seven CSR Twenty限量發售
Carture 車勢文化
Caterham Seven延續了當年Lotus 7的基本架構生產至今已有50年歷史,而Caterham在20年前推出了內至錢幣震系統、更強調道路舒適性的CSR底盤,在CSR屆滿20年之際,Caterham特別限量推出了 Seven CSR Twenty紀念車款。Seven CSR Twenty即使用了CSR底盤,有別於一般Caterham Seven前懸吊採外露斜置...
台灣保時捷導入 Taycan 4 / GTS 共計兩款車型,售價 460 萬起!
Nov
12
台灣保時捷導入 Taycan 4 / GTS 共計兩款車型,售價 460 萬起!
2GameSome
Taycan 家族再添兩名生力軍,為車型的陣容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全新 Taycan GTS 傳承 Gran Turismo Sport 的成功基因,以其純正的保時捷跑車血統,再次樹立性能標竿。結合起跑控制系統,全新 Taycan GTS 的超增壓功率最高可達 700 PS(515 kW),穩居 Turbo 車型中最具跑格的王者。此外,入門...
SUZUKI SUI 125 與 Saluto 125 全新繽紛色系上市
Nov
12
SUZUKI SUI 125 與 Saluto 125 全新繽紛色系上市
SanjiNoir 黑侍樂讀
為滿足都會騎士的多元需求和個性化風格;熱銷車款 SUI 125 和 Saluto 125 這次雙雙推出全新色系,並帶來全新 ECU升級,更針對 Saluto 125推出多樣化的改裝精品,提供消費者在選擇上更多的客製化選擇,將騎士個人魅力提升至全新高度,滿足個性與實用並重的需求! 這篇文章 SUZUKI SUI 125 與 S...
【福斯集團電車試駕四部曲】上下夾擊Volkswagen ID.4 GTX & ID.5 Pro S從中突圍
Nov
12
【福斯集團電車試駕四部曲】上下夾擊Volkswagen ID.4 GTX & ID.5 Pro S從中突圍
Carture 車勢文化
福斯集團電車試駕四部曲已來到第三部曲Volkswagen ID.4與ID.5,由於先前已試駕過Škoda Enyaq Coupe RS,在動力相當、配備幾乎相同情況下,好奇ID.4 GTX與ID.5 Pro S要以何方式展現吸引力?經過Audi Q4 Sportback e-tron和Škoda Enyaq Coupe RS的體驗後,福斯集團電動車四部曲來到第三部曲Volk...
除了戰力更足,25 年式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 試駕後還發現了哪些秘辛?
Nov
11
除了戰力更足,25 年式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 試駕後還發現了哪些秘辛?
2GameSome
以2024年1月至10月的台灣汽車市場銷售數字分析,中型休旅市場占比高達21%,為市場最大量體,針對此最熱區,Mazda於2023年底上市了CX-60此全新車型,與既有的CX-5並列銷售,相同的中型休旅範疇,卻運用著截然不同的設計思維,消費者是否買單?經過了一年之後,我們透過2025年式CX-60車型的體驗...
相約城市慢遊!Audi北投快閃城市車廊、都會巡迴展聯合開展
Nov
13
相約城市慢遊!Audi北投快閃城市車廊、都會巡迴展聯合開展
Zeek玩家誌
想來點不一樣的體驗?期間限定Audi城市慢遊開跑!位於北投區「Audi快閃城市車廊」與台北信義新天地A8「Audi都會巡迴展」雙展區聯合登場,將分別展出四環豪華休旅陣容,邀請所有喜愛Audi品牌的車迷朋友親臨參觀,與您一同度過四環特別時光。
電動重機植入汽車科技 Honda EV Fun概念車發布
Nov
13
電動重機植入汽車科技 Honda EV Fun概念車發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onda在機車界年度盛事米蘭車展中,展示一系列電動概念機車,其中以重機為架構的Honda EV Fun,結合電動車的彥持與快充技術,預告機車電動化正加快腳步。
光陽60跨時代1/痛失22年霸主後推「3大策略」 柯勝峯:有時候失敗是好事
Nov
10
光陽60跨時代1/痛失22年霸主後推「3大策略」 柯勝峯:有時候失敗是好事
CTWANT
[周刊王CTWANT] 專訪時,身高近1米9的柯勝峯像往常出席記者會一樣,穿著一件西裝外套搭深色牛仔褲,加上招牌的後梳瀏海,看起來有型又不失穩重。現年57歲的柯勝峯,1989年從清大工業工程系畢業後就進入光陽,在電腦室寫了2年程式後又赴美深造,取得康乃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MBA)學位,返台...
台灣人愛買休旅車!TOYOTA神車登銷量王 網推:同價位沒對手
Nov
10
台灣人愛買休旅車!TOYOTA神車登銷量王 網推:同價位沒對手
中時財經即時
近幾年台灣的道路上越來越多休旅車(SUV),在眾多的進口休旅車中,究竟哪一台最受消費者歡迎?根據10月進口熱銷休旅車款排行,TOYOTA的RAV4以1597台的成績蟬聯進口冠軍。
便宜沒好貨?報告曝中國電動車電池衰退率超快 更換要全車售價一半
Nov
12
便宜沒好貨?報告曝中國電動車電池衰退率超快 更換要全車售價一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新能源汽車電池衰減問題引發車主關注!根據「中汽試煉場」最新公布的電池健康度評估測試報告指出,「特斯拉」2019年款「Model 3」行駛11萬6000公里後,電池健康度仍達89.3%,而「理想ONE」2020年款行駛10萬3000公里後,電池健康度僅剩75.6%,顯示增程式電動車的電池衰減程度明顯高於純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