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70 Pro+ 相機評測:多用「心」,做好「蔡」
在經過 X50 Pro+、X60 Pro+ 這兩台機器之後,如今許多人對 Vivo 在拍攝上的造詣想必已經有了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印象。現在的 Vivo X 系列旗艦,市場第一梯隊的位子早已坐穩。能否衝上巔峰?不久前發表的 X70 Pro+ 可能就是那塊試金石。這款新機在 Vivo 自研 V1 影像晶片、玻璃鏡片、蔡司 T* 鍍膜的加持下,硬體配置幾乎已經摸到了當下業界的天花板。在此基礎上,還有 Vivo 鮮豔色彩、蔡司自然色彩和蔡司鏡頭特效這些軟體上的賣點。這些東西加到一起後,X70 Pro+ 到底有多能打?筆者現在就來告訴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X70 Pro+ 依然採用了後置四攝,不意外和前兩代一樣都選擇了廣角主攝、超廣角、2X 人像和 5X 遠攝的搭配,整體覆蓋到 14-125mm 的等效焦段。它在主攝端繼續沿用 Samsung 的 50MP ISOCELL GN1 這顆感光器,輔以光學防手震和蔡司聯合參與開發的 f/1.57 鏡頭。這顆主攝連同另外三攝一起,均達到了 T* 鍍膜的標準。此番 Vivo 還為它引入了當下業界鮮見的玻璃鏡片,相較普遍的塑膠方案,其透光率更高而且色散也來得更低。
具體到效果上,X70 Pro+ 的這顆主攝在用上玻璃後透光率更高,偽色、紫邊現象出現的概率都變得更低了。1/1.3 英寸的 GN1 時至今日成像水準依然能在市場中位列前矛,Vivo 對這顆感光器的打磨也已經到了一個很純熟的地步。在理想的光照環境下,手機依然能輕鬆拍出觀感通透、明快的照片。雖然整體的飽和度較前代似乎有稍稍收斂一點,但總體仍是非常討喜的濃而不豔風格,畫面細節也十分豐富。而到了夜間,主攝照片的畫質、控噪都能令人滿意。T* 鍍膜的存在照例能為使用者抵擋大量光源干擾,為避開眩光、鬼影不得不在構圖上做出犧牲的情況少了很多。
不過,既然有人喜歡養眼的色彩(筆者就是這一派),肯定也就有人會更偏向自然。為了照顧這部分的需求,此番 Vivo 也跟蔡司合作推出了新的「蔡司自然色彩」模式。打開這個開關後,相機會進一步調低飽和度,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平實感會更強一些。Vivo 的這個模式和 OnePlus 的「Hasselblad 自然色彩」論概念可謂異曲同工,目前除了能實際看到的成像變化外,自然也有頗重的品牌行銷意味在裡面。考慮到 iPhone 13 那邊已經在類似的基礎上玩出了新的「攝影風格」,個人感覺 Android 廠商未來或許也是可以借鑒一下的。
T* 鍍膜和「蔡司自然色彩」的作用,在另外幾顆相機上也是能明顯感受到的。但相比前代 X60 Pro+,新機在超廣角端和遠攝端的改進策略比較保守。超廣角端變化不大老實講可以理解,畢竟上次直接加入微雲台後,已經讓 Vivo 進一步挖掘出了 IMX598 這顆 48MP CMOS 的潛力。這一微雲台超廣角「主攝」在現今市場中仍屬一流,X70 Pro+ 的中心和邊緣畫質都足夠出色,夜拍出片率也高,下一步躍進估計還是要等硬體或運算攝影上的革新了。
而在長焦端,Vivo 此番也是繼續沿用上一代的硬體,即 8MP OmniVision OV08A10 感光器加 f/3.4 潛望式鏡頭和光學防手震的組合,可以實現 5X 光學變焦。在常規模式下,筆者給它的評價還是和上次一樣,日常堪用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不過 Vivo 這回新加入了 14-bit SuperRAW 功能,如果用順的話,可以透過它來提升一些遠攝的表現,所以整體的可用性還是較過去加強了一點。但無論如何,作為用戶筆者肯定還是期待 Vivo 能早日解決機內空間分配的問題,然後換用更強的遠攝組件來打破現有相機系統「三缺一」的局面吧。
說到 SuperRAW,它與普通的 RAW 不同,是以最多 10 張 RAW 照片合成出一個 14-bit 的 dng 檔案。透過這番操作,SuperRAW 能達到提升動態範圍和訊噪比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更好地保留畫面細節。在專業模式中拍攝 SuperRAW 時,手機也會一併生成一張 jpg 照片。和普通模式直出的 jpg 相比,SuperRAW 的 jpg 會有更好的寬容度,銳化力度也沒那麼強,觀感會更趨自然。而在處理 SuperRAW 的時候,後製難度也要比 RAW 來得更低。即便不用電腦,只用手機上諸如 Snapseed 這樣可以解碼 RAW 的軟體,稍做編輯也能得到不錯的結果(當然想要精細操作手機 app 就不行了)。
X70 Pro+ 的背後四攝,帳面上變化最大的就是那顆 50mm 人像相機了。Vivo 這次將感光器由前代 32MP 的 ISOCELL GD1 換成了 12MP 的 IMX663,兩邊尺寸差得不多,後者有頗為實用的 Dual PD 對焦。與此同時,它搭配的鏡頭光圈增大到了 f/1.6,更重要的是有光學防手震。這一改進對提高出片率相當有幫助,也讓 X70 Pro+ 成為了一款後置相機全線機械防震的手機。
實際拍攝中,Vivo 的美顏仍舊沒讓人失望,觀感自然尤其是去除痘印等面部痕跡的效果非常自然。單純用這顆相機來拍 2X 時,畫面的色彩漂亮,細節也足夠豐富,有大光圈和光學防手震輔助暗光拍攝的表現也能明顯看到進步,一些運動中拍攝的場景也可以勝任了。
當然,在 X70 Pro+ 人像模式中被宣傳最多的,肯定還得要算是「蔡司鏡頭包」。這次 Vivo 在上代 Biotar 旋轉虛化風格的基礎上,又問蔡司要來了 Sonnar、Plannar、Distagon 這三款鏡頭的虛化效果。它們的可玩性是很不錯的,也各有特點,但想駕馭還是要多多練習才能找準合適的拍攝場景喔。至於自拍,X70 Pro+ 的硬體及表現基本都跟前代相若,大部分女生挑剔的需求都能滿足,男生就更不在話下了。
最後在錄影這部分,X70 Pro+ 這次的提升還蠻大的,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 Vivo 那顆自研的 V1 影像晶片。在進行特定任務時,它既可以「像 CPU 一樣高速處理複雜運算」,也能夠「像 GPU 和 DSP 一樣完成數據的並行處理」。而且這款晶片透過對內部儲存架構和電路的最佳化,還實現了讀寫速度 35.84Gbps 的等效 32MB 片上高速緩存。
這些特性加到一起,在拍攝中帶來最直覺的變化,就是即時預覽「所見即所得」的程度大大提高。尤其在極度暗光的情況下,你用 X70 Pro+ 拍出來的幾乎就是螢幕上堪比夜視儀的畫面。唯一可惜的,是這個超級夜景錄影只能拍 1080p 30fps,但在這樣的場景下能解決先拍到的問題個人認為已經是很厲害的了。
除此之外,在 V1 的加持下 X70 Pro+ 的雜訊控制力也較前代有了一定的增強。但因為新機發售不久的關係,韌體仍在持續的完善當中。比如說筆者最初發現,切換鏡頭會有遲滯,在 4K 錄影時手機偶爾會在一開始卡那麼一下,近期的一次更新後這兩個問題已不復存在。還有一項待改善的情況,就是在暗光下運動拍攝 4K 影片時,畫面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拉扯。個人推測癥結應該是在防震演算法上,希望 Vivo 能早日將其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Vivo 此番還將 X70 Pro+ 上的縮時影片拍攝方式由手機業界普遍的錄影抽幀,改為了和傳統攝影一樣的照片序列。這麼做的好處就是拍出來的成品會有更好的寬容度和弱光表現,同時畫質也會更為出色。
不過作為從 X60 Pro+ 轉過來的用戶,筆者對 X70 Pro+(素皮版)高達 209g 的重量是頗有微詞的。兩款手機之間相差了足足 18g,加上新機在寬度上又增加了一點,筆者拿到手一開始拍攝時還真是有點不太習慣。但 X70 Pro+ 有一點很好的就是,它具備 IP68 防水機能。有了這層後盾,你就可以比較放心地靠近甚至接觸水面拍攝,這無疑能大大增強創作的自由度。
而在手機的其它部分,Snapdragon 888+ 處理器、LPDDR5 RAM、UFS 3.1「鐵三角」的效能自不必說,論溫度控制 X70 Pro+ 比較一般。想更舒服玩遊戲的話,同門的 iQOO 8 Pro 會更適合一點(但也需要散熱配件加持)。X70 Pro+ 用的螢幕也是跟 iQOO 8 Pro 同款的 2K+ 120Hz E5 AMOLED,觀感一流目前也是領跑市場的存在。至於續航力這款手機的表現中規中矩,它支援的有線和無線快充功率分別是 55W 和 50W。沒有 120W 固然是可惜,但要是加上的話機內空間必然告急,權衡一下 55W 也可以接受吧。
在評測 iQOO 8 Pro 時筆者就展望過,它和 X70 Pro+ 很有望成為 Vivo 征戰 2021 年下半年旗艦手機市場的「雙殺」組合。如今在體驗過 X70 Pro+ 後,筆者更加確信了這一想法。Vivo 的 X 系列,這次在已經不低的起點上又再度實現了影像上的突破(特別是一些真正 Pro 向的功能上)。V1 晶片的問世,讓人看到了 Vivo 在自研硬體和運算攝影上的儲備。跟蔡司的合作也已被證明不是噱頭,就到目前為止的參與度來說,Vivo 和蔡司的組合有朝一日說不定還能超越華為、徠卡,成為手機廠和相機 / 鏡頭廠成功聯姻的典範呢。
更難能可貴的是,Vivo 這次硬生生把 X 系列的「偏科」標籤撕掉,讓 X70 Pro+ 成為了真正的全能戰士。但與此同時,新品的定價策略以高階旗艦的標準來說又相對親民。加上之前 iQOO 8 Pro 一起聚攏的人氣,預計明年登場的 NEX 新機估計就要帶著 Vivo 邁出品牌上探的關鍵一步了。
23
15
22
23
22
22
22
22
23
23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