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Mustang Mach-E Premium試駕,是豪賭?還是另一種的承先啟後?
56161 |
六十年,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可能會是我們橫跨幼年、少年、青壯年、中年、老年不同人生階段時,這種偏向虛無飄渺的感性評測;亦或是一家小吃店夠格在門口掛上紅布條大肆開誠布公的時間單位。但對於即將於2024年步入問世六十週年的Ford Mustang來說,即便風采依舊,它也得在2019年面對世代交迭、能源結構轉變這個重要時間點,選擇了一個飽受爭議卻又不得不為的作法:
那就是推出一條完整電能化的衍生車系:「Mustang Mach-E」。
而且很屌的是,這更是一台跟傳統美式雙門跑車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SUV休旅車型。不知道Henry Ford這位老阿伯,是否有想到某一天,儼然成為大排量美式跑車代表的野馬標誌(LOGO),這下得掛在一台靜悄悄的電動車水箱護罩上,心中會多了幾分感慨,還是嘉勉後輩事業有成咧……。
貨真價實的野馬心
既然動力表現是一票好事者最有話講的地方,那這次試駕報導我們就從Mustang Mach-E的動力編成先行切入。
雖然晚了一些,但打著福特六和「在台首款電動車」之名號搶灘登陸的Mustang Mach-E,本次一共導入三個車型,分別是採後輪驅動/72kWh單馬達配置的Select(288ps/43.8kgm),以及eAWD四輪驅動/91kWh雙馬達配置的Premium(368ps/59.1kgm)及GT車型(592ps/87.7kgm)。雖然台灣獨步全球的馬達淨輸出測試標準總有些灌水之嫌,但即便扣除那10%上下的甜蜜值,改採電能核心的Mustang Mach-E單就帳面數字來看,仍有足以與燃油野馬2.3L EcoBoost Premium(290ps/45kg-m)及5.0L GT Premium(449ps/54kg-m)一較長短的硬底子實力;也因為如此,無怪乎即便為後生之輩,Mustang Mach-E在Ford定位下,堂而皇之為該車系的頂規車款,這點不僅是在配備編成及動力設定下,就連189.9萬元起的在台正式售價都足以可見一斑。
開車上路前,公關曾一臉正色地陳述:
「請不要把Mustang Mach-E當作一台SUV休旅車,它只有車格定位跟外觀是SUV,其他設定都還是一台貨真價實的Mustang。」
當下我沒有放在心上,只暗暗笑公關的迂腐,千算萬算沒想到,上路之後,迂腐的卻是我自己……。
不說別的,光是相較於一般乘用車來說,近乎社交恐懼症般的電門及煞設定,都迫使我必須正視Mustang Mach-E其內蘊「野馬心‧動能魂」的跑格化設定;我得耐著性子逼迫自己更細膩、更錙銖必較地去糾結這台電動車的輸出調性,深怕一個不知好歹,惹得這台電馬瞬間化身為難以馴服的脫疆野馬。
而Ford似乎也知道當中分寸,即便今日我試駕的Mustang Mach-E Premium車型早已內建「Whisper 輕聲」、「Active 樂趣」、「Untame 無拘」三個駕駛模式,但我能做的,除了自行切換模式外,就只剩下One-Pedal單踏板模式、虛擬聲浪及Auto Hold的開關切換,其餘駕駛模式可供置喙的輸出調性、方向盤輕重手等項目,很抱歉,原廠技術團隊沒有給我任何插手的空間,我只能在既定的組合當中,去尋找Mustang Mach-E所可能激發而出的駕馭樂趣。
但不得不說,在摸清楚這台車的脾性之後,Mustang Mach-E讓人為之玩味的駕駛樂趣,才得以毫無阻礙地迸發而出。即便整體車重來到相當可觀的2.2噸,但整體輸出調性可說是飽滿且頗具衝勁,但又不至於像坊間電動車般無時無刻遊走在高原峰值如此讓人正襟危坐;認真琢磨一下,電動車跟燃油車中間的動態界線,Mustang Mach-E並沒有想像中如此壁壘分明;同時受惠於電池模組所帶來的車身低重心優勢,Mustang Mach-E在過彎時也顯得四平八穩,雖沒有像GT車型搭載電子懸吊系統如此好料盡出,不過阻尼回彈及支撐性遠比我想像中好上不少,彎中即便試圖挑釁一下箇中極限,卻也鮮少出現無端失控的現象,唯一稍嫌不足的,應該就是四隻大腳所配置的Continental PC6電動車專用胎(255/55 R19)吧……。
整體來說,Mustang Mach-E已是一台可從容應對一般乘用、多人乘載的電動車,但如果傾羨Mustang LOGO所可能賦予的操駕樂趣,誠懇建議,換組胎圈吧,讓這匹電馬多一點機會奔馳在大漠草原中。
堅持CCS2的理想
當然,電動車訴諸為何?莫過於長途續航的純電里程數。不過認真來說,隨著電池技術及馬達配置的科技日趨成熟,動輒四、五百公里的表定數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何況台灣南北縱長不過也才近四百公里,身為本次Mustang Mach-E家族當中,續航里程數表現最為優異的Premium車型,WLTC表定539km的續航力,加上一度電可跑5.1公里的帳面數據,說實在話,已無從挑剔些什麼。真要擔心的,應該就是其快充僅提供CCS2單一規格的特殊設定吧。
CCS2意味著什麼?講個例子你應該就懂,目前全台使用CCS2規格的電動車,僅有Tesla與Ford兩間車廠,先別論Tesla車主那獨有的團體向心力,事實上,Mustang Mach-E也沒那個膽子權利開到Tesla快充站去充電(雖然北美市場已簽署合作協議,但很抱歉台灣不在此協議範圍內)。在此前提之下,排除一般公用停車場或家用提供的慢充,Mustang Mach-E車主想尋找合宜的快充站點,恐得多花點時間跟心思去規劃一下路線跟行程;畢竟站點少,10至80%充電約莫45分鐘的時間限制,再加上充電口位於車頭左側的特殊設計,開去快充站充電,車位左右間距請自行斟酌,免得讓其他品牌的電動車車主多了些皺眉抱怨的契機。
所幸,福特六和已經宣告全台14個經銷據點,近期將會陸續完成充電樁的佈建,若不想跟別人擠?或許開車到自個兒主場,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就是了。
經典與創新僅在一念之間
雖然這樣說有些失禮,但相較於其他車廠,Ford在外觀設計這一套,總顯得有些收斂,甚至是保守過了頭了。但這也不能怪設計團隊,作為品牌第一台使用純電動車底盤平台打造的市售電動車,多掛了Mustang車名,甚至是野馬LOGO標,就是無形之中多了一些負累;畢竟一台活生生的招牌擺在那裡,要是標新立異多了些,外界就丟了句「數典忘祖」的原罪,但過於致敬經典,難免又得扛上「墨守成規」的責難,兩相拉扯之下,總能發現Mustang Mach-E因應市場現況,所做出的妥協之舉。
被Ford設定為跑旅的Mustang Mach-E,身型並不算精鍊有成,畢竟長4,728mm、寬1,881mm、高1,624mm、軸距2,984mm的先天條件就擺在那,設計團隊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消費者能夠從當中,挖掘出其與Mustang相扣連的視覺元素;於是乎,Mustang Mach-E盡可能用三柱型日行燈設計的LED頭燈(含Glare Free防眩光遠光燈)、經典三格柵式LED尾燈、AGS主動式格柵,稍微喚起消費者對於Mustang的既定印象,雖然除去前艙蓋之外,車身整體少有過於挑釁意味的摺線手法,但長車頭短車尾的比例原則,搭配極短前後懸及圓潤的頭尾設計,仍讓人可從中涉獵到「自油至電」的Mustang新世代設計語彙。
當然Mustang Mach-E的B柱上,本次也相當特立獨行地設計了一組內建Ford SecuriCode®觸控式密碼鎖的E-Latch 電子門鎖;實際操作起來是多了幾分潮感,但這套電子門鎖充其量只是讓你在無須在攜帶鑰匙的條件下,打開車門上車拿些東西,真要發動車輛,還是乖乖地把鑰匙拿上車吧。
機能掛帥,卻少了些東西
總有人說批評Mustang Mach-E的車室內裝簡潔過了頭,但認真說起來,我反倒蠻中意Ford這樣的設計手法,與其用大量的液晶螢幕堆疊聲光效果,亦或是透過繁雜的內裝用料交錯鋪陳,化繁為簡才是真功夫,畢竟開車這檔事,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的Bonus,不是嗎?
何況,即便少了些花拳繡腿的刻意雕琢,光是Mustang Mach-E橫貫中控台的這組B&O丹麥頂尖聲學環艙音響的主Sound Bar,就讓人心領神會地理解到,Ford設計團隊是如何說服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評審團隊;雖然從中嵌入的10.2吋全彩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是有點背離現行世代「數大便是美」的美學準則,但該顯示的資訊介面仍是一項都沒少,只是得多花個零點幾秒的功夫讓視線對焦就是了;至於中控台這具15.5吋直立式全彩LED觸控螢幕,則是直接導入目前Ford最先進的SYNC®4A 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基本上你想得到的功能,全都整合在這具螢幕當中,但除了一般觸控操作模式外,諸如音量、空調風量等功能,設計團隊仍相當貼心地附上了額外的大型旋鈕,也算得上對於Ford燃油車過往榮光的些許敬意。
不過,很多事情就是多了「不過」這兩個字;導入台灣的Mustang Mach-E,很可惜地受限於法規限制或是某些大環境因素,原本蔚為噱頭的新世代科技功能,來到國內市場後,都被迫封印(請注意,我說的是封印而不是閹割);舉個例,更具潮味的Ford手機遠端遙控(含手機鑰匙功能)、OTA車聯網線上更新等先端科技,台灣消費者都無緣得見;就連之前才在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評選為最佳主被動安全輔助科技的Bluecruise輔助系統,來到台灣,也硬生生地被鎖定了Activation Prompts、In-Lane Repositioning、Wrong Way Alert這三大項目,就連Hands-Free此項功能,很抱歉,可能是台灣最近有太多不長眼的車主,一直與高速公路緩撞車上演前胸貼後背的親密戲碼,只得黯然宣告封印;前後因素加總而成,也讓原本逼近Level 3自動輔助駕駛等級的Mustang Mach-E,在台灣導入後被迫僅能提供Level 2等級上下的輔助機能,這一點我們真的只能說是「非戰之罪」。
豪賭?還是承先啟後?
回到標題提到的,對Ford來說,Mustang Mach-E究竟是一場豪賭?還是一個承先啟後的轉型產品。我得說,Mustang Mach-E肩上背負的東西,遠比我們這些局外人實際看到的還要多上很多。首先,它得先成為品牌打開電動車市場大門的試金石,卻又半受迫性地擔上了「Mustang」此一意義深遠的經典名號,最後考量到損益平衡,只能成為一台主流市場偏愛的SUV休旅車型,在這樣前後因素加總而成,我認為Ford已經使盡全力,讓眾人看到品牌對於電動車的世代構思。
Mustang Mach-E的確是一台超乎傳統SUV休旅限制的「非典型SUV休旅」;最起碼,它的車內乘坐空間夠開闊、駕駛座含三組記憶功能的Ford ActiveX™ 科技材質座椅坐起來夠舒服、再加上毫無罣礙的前後行李廂置物空間,以及Ford賦予其同級電動車難以仿效的「野馬心」操駕樂趣,或多或少,都讓Mustang Mach-E在這波電動車藍海當中,多了幾分被看見的契機。
我也得說,Mustang Mach-E的確是Ford品牌電動車的一個全新開端,就這點而言,它已無愧於Mustang這稱號,背後所應該蘊含的時代涵義,請容我為其致上幾分敬意。
23
15
22
23
22
22
22
22
23
23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