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C-HR的缺點竟然是!?日規版本真實試駕!
在這次2017東京改裝車展之後,其實可以明確地發掘Toyota推出的Corssover跨界休旅車款C-HR不僅已經成為改裝市場上的主流,其與概念車時期同步率相當高的外型、眾家改裝廠推出相關套件,儼然已經成為日本車壇的新寵兒。
然而改裝是一回事,原廠又是另一回事。在改裝環境接連遭到不明限制因此越來越不熱衷的台灣,似乎好像還是期待原廠車能一次到位比較實際。但只能說車子會拿來改必然有其道理,何況原廠設定仍是以滿足大多數駕駛為基本原則。所以回到原廠的觀點上究竟C-HR有啥高竿之處呢?
很可惜的是,在咱們仔細檢視、經歷試駕之後,卻發現日規C-HR在其帥氣的外表下仍是有些容易忽略的小缺點……。準備入手的準車主們要留意了,以下部分若仍包容,那麼恭喜您即將加入C-HR家族唷!
日規動力表現過於平實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只是在C-HR身上,不少日系Crossover都有類似的情況,但只能說C-HR在動力方面遭遇的問題會比其他車款來得明顯,不論是數據顯示或是實際駕駛都可以明顯地發現落差。
以咱們這次主要關切的日規1.2汽油版為例,雖然採用了全新世代的8NR-FTS缸內直噴渦輪引擎,儘管省油實力不容小覷,但最大馬力卻僅有116ps、最大扭力則為18.9kgm。駕馭起來起步時還算是有達水準,但也不是太過突出;然而當油門踩到一定的時速之後卻也因此略顯疲軟,個人認為相當可惜。
比較日規同級車汽油版的動力表現,Honda Vezel(HR-V)最大馬力131ps、最大扭力15.8kgm;車身較小的Nissan Juke日規則分為1.5 NA版和1.6渦輪版,1.5 NA版雖然最大馬力也僅114ps、扭力15.3kgm,但因為有1.6渦輪版的最大馬力190ps和最大扭力24.5kgm,硬生讓性能追求派有著更強悍的選擇;至於體格最大的Subaru XV,在2.0NA的水平對臥引擎表現下,亦有最大馬力150ps、扭力20kgm的水準,且還不論2017年3月8日即將大改款版本的表現,可見單就動力上來看Toyota C-HR並未有任何凌駕之處,即使油耗真的跟上述車款比較也未能顯著超越。而這顆引擎對台灣最大的優勢或許就是在詭異稅制下可以稅金躲很大,但即使如此依照目前美規搭配2.0升僅144ps的NA舊引擎來看,1.2T的版本進入台灣的機率似乎不太大;至於真的要認真和現行台規的日系Crossover比較動力那又是後話了。
為了帥氣而有所犧牲
這個問題有點像是如果長得跟湯姆·克魯斯一樣帥但卻只能跟他一樣矮,大家願不願意(阿湯哥躺著也中槍)如果問在下的話基本上是可以接受,因為我的身高也正好跟他一樣,囧。可對很多比較高的人來說因為長得帥就得縮水相信是很難接受的,尤其咱們相信不少讀者的帥氣並不輸阿湯哥。
而同樣的情況也正好是C-HR面臨的窘境,只能說C-HR為了車身線條真的做出了許多過去未有的創舉,在此也真的看到世界第一大車廠的創新及突破。但也因此C-HR在一些小細節上雖然看似美觀,但卻因此犧牲了使用者習慣及合理性。譬如後座的隱藏式門把,坦白說當Nissan Juke和Honda HR-V將後門門把設計藏匿在車窗旁的時候相信就已經成為引領未來的風潮,所以C-HR跟進並不意外。只是相較於Juke和HR-V的直立式門把開啟,C-HR改成橫式的以因應車身線條卻似乎讓後座乘客要開門時顯得沒那麼順手。但習慣式可以培養的,這點個人認為有點小妨礙但可以接受,可後門卻因為車身線條的緣故多了1塊莫名小三角窗(應該說是四角窗),這讓整體側邊的流線感因此降低,當然某方面來說是瑕不掩瑜沒錯,但再考量其他細節上因視覺所造成的犧牲就不只是如此了。
原廠懸吊設定的可惜與浪費
首先要給Toyota C-HR掌聲鼓勵的是,其採用了前麥花臣、後獨立雙A臂的設計,且同樣屬於TNGA底盤,但表現硬生就是勝過自家的Prius。可即使如此,看在那看起來相當鋼砲的外型上,開起來卻沒有鋼砲的硬朗實在是相當可惜。
關於這個部分,在幾個低速彎上就可以感受到C-HR在軟腳上的實力,說是軟到贏對手三、四層樓高並不為過。晃動、側傾的感覺不僅相當明顯,甚至反而變成過彎時為了舒適,油門控制必須小心翼翼。唯一比較值得說嘴的大概就是遇到顛簸路段的坑洞處理,但也只是靠Toyota一貫的軟式懸吊模糊混過。和外表的殺氣騰騰比起來,動力不給力外加殺彎不夠力,狼皮羊的稱號舍我其誰?
坦白說就在下實際試駕過的日系Crossover車款中,本來以為Honda HR-V的表現已經是較走舒適性了,未料一山還有一山高,要比軟腳還有C-HR在前大幅領先。也因此不論是Subaru XV還是Mazda CX-3,硬挺的程度都比C-HR高出許多,包含Nissan Juke也是略勝C-HR一籌,讓這款車軟腳的程度達到最頂峰。無怪乎2017東京改裝車展上為啥那麼多人拿C-HR開刀,動空力是其次最要緊是改避震,原來不改的話也只是帥在那裡尬不起來啊……。
後座空間差很大
首先要給大家一個概念是,就日系同級Crossover跨界休旅車款來說C-HR的體格其實就僅次於Subaru XV,不僅長4,360mm、寬1,795mm大於Honda HR-V、Mazda CX-3,以及Nissan Juke,2WD版本1,550mm的車高也和CX-3及XV相同。但可惜的是雖然帳面數據上C-HR體格稍大,但後座空間卻小得令人意外。
實際乘坐之後發現,或許是拜後懸吊雙A臂設計的位置所賜,後座的膝部空間和大腿支承充其量也只有CX-3的水準,頂多稍稍略勝Juke一些。可Juke本來體積就比較小、沒有發揮的餘地可以理解,但一輛體格比CX-3大、後座卻又僅CX-3水準的Crossover就好像說不太過去,當然比起體格較小、空間又明顯較大的HR-V來說就只能含淚敗陣了。
個人認為後座空間這點確實是Toyota C-HR面臨的硬傷,或許懸吊能改、動力可以自主提升,但空間這點卻顯得不是那麼親民,當然如果不常載人當然沒關係,只是以過去對Toyota的認知來說,C-HR願意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其實挺令人感到意外。
其他令人不太明白的小細節
這點主要是咱們在檢視C-HR時發現的一些零星不太討喜的小地方,也讓人覺得在Toyota難得打造出整體這麼帥氣的一輛車後,卻留下了幾個讓人無所適從之處,譬如後車廂底板竟然可以如此地薄如蟬翼。其他譬如原廠竟然無法搭配捲軸式遮物簾、後座果嶺真的凸得像果嶺等,個人認為考量Toyota打造這款如此帥氣的車款所投資的花費後,有些地方因此刪刪減減好像也不意外,畢竟依照這點外型和一貫以來那品質保證的印象,只要價位不要太離譜,相信未來引進台灣要熱賣並不難!
但前提是……
改裝避震記得要同步引進啊!拜託!
6
29
6
30
6
5
4
5
1
4
1
4
5
5
5
5
5
5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