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Škoda大改款第四代Fabia 1.5 TSI澎湖試駕!誰說小車不能擁有大安全?
車壇一眾座駕之中,B-Segment小型車往往受限於空間、售價與目標客群,使得配備上的提升實難和一般房車、休旅甚至是CUV車型分庭抗禮,因此除非在最終販售價格上有著明顯的堆疊,否則配備的跟進總會慢上一截。然而關於這樣的窘境,如今卻在一款大改款車型上面臨終結,不但以完整Levle 2主動駕駛輔助、9氣囊等至今難以在小車上尋覓到的配備來進行越級挑戰,更秉持著歐系造車工藝,給予犀利的視覺面貌,而這就是本次所試駕的2022 Škoda大改款小車之作:第四代Fabia。
小車新品種
起源自1999年的堅毅小車Škoda Fabia,雖然當年在比利時設計師Dirk van Braeckel主導下設計的風貌如今已少了些圓潤感,但稜角分明的鈑件線條無疑造就出另一番美感。正如多年以來外界對於B-Segment的認識,或俏皮可愛,或立體方正,第四代的Škoda Fabia基於家族設計語彙詮釋下,形塑的外型自然有著其他老大哥的身影,其中最明顯之處莫過於那切角分明的水箱護罩,以及帶有精湛捷克水晶切割工藝的頭燈設計。當然日行燈、LED照明自是隨侍在側,然而更與安全息息相關的莫過於正前方大面積的雷達感知裝置和位於擋風玻璃上的判讀鏡頭,而這可謂是本次大改款的重點項目。
全長4,108mm、車款1,780mm,加上1,459mm的車高以及2,564mm的軸距,營造出如今所試駕的Škoda Fabia。按照慣例本次導入台灣除了試駕的1.5 TSI車型外另有1.0 TSI三缸動力版本,但車體格局基本上都在此範疇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的Fabia無疑是歷年以來體格最為龐大的,不過比起前一代仍屬點到為止。車長大抵增加了111mm,車寬則略寬了48mm,倒是軸距比起三代目加長的94mm來看,可以發現所謂的車長提升頗大部分其實是胃納軸距之中,而這也確實稍稍反應在空間的部分。有趣的是,車高比起先前反而短少了8mm,這也使得如今的Fabia看起來的視覺感會略顯低趴了些。
然而在仍屬B-Segment的身軀上,除了前車車門的鈑件折線藏了捷克國旗的彩蛋外,相信更會讓愛車虎迷們眼前為之一亮的莫過於在1.5 TSI車型上居然配備了18吋的雙色削切輪圈,並且搭配Continental馬牌ContiSportContact5街跑胎,扁平比更是一舉來到215/40R18。只能說這樣的設定或許是Škoda寓意強調Fabia的運動性格,甚至連前方的進入角也有14.1°的程度,而這點在本次的澎湖公辦試駕過程中確實有著充分的反饋。正如私下與原廠閒聊開玩笑地說:「何不趁機會參加本次在澎湖的華盟拉力賽?」要不是太晚意會到這點,或許這將會是評測Fabia的最佳方式。
檢視完車側之後,走向車尾可以發現隨侍在側水晶切割式尾燈,其線條雖然不似其他Škoda車款那麼顯著,但依舊保有該有的特色,加上車頂的小尾翼和取消廠徽改以字樣呈現的標示,皆一再地讓這輛掀背小車具備當代所講究的都會感。甚至將視角轉往車頂時都還能發現無須壓上防水膠條的工業4.0雷射焊接技術也同樣導入在這輛四代Fabia上,只能說儘管車型格局依舊有限,但Škoda仍期待能讓這輛小車盡善盡美。唯稍嫌可惜的是儘管後保桿搭配防刮材質具備立體的折線,卻也隱藏了排氣尾管,若就運動化訴求來看確實會認為少了這般點綴確實有點遺憾,但若從一般都會小車的角度來說卻也無傷大雅。
內在更是重點
打開尾門,眼見380L的吞吐量外加底板下方仍藏有置物空間,平心而論就數據面來看這已經是C-Segment掀背房車才具備的內涵。然而Škoda在這下的努力還不只於此,除了4/6分離座椅放倒後最大可爭取至1,190L的容積表現外,左右兩側的掛勾和綁帶設計皆讓這輛車具備更屬乎生活的便利性,甚至掀起底板的瞬間更可以發現兩側居然以簡單卻直接的折疊式卡接方式讓底板得以固定,而這些巧思確實會讓人對這輛四代Fabia讚譽有加。
打開車門、蹬入車內,但在此之前要稍微留意的一點是,雖然鈑線折線無疑是這一代Fabia的一大亮點,但前門打開之際得小心與窗框銜接的尖角。不過在跨過車門、檢視車內後可以發現,雖然就材料布局來說四代Fabia仍以織布來做為座椅的鋪陳重點,但雙色拼接並搭配縫線處理仍讓這輛車有著不錯的空間視覺感;不過在實際丈量後可以發現,儘管體格比起過往有些許放大,但作為一款B-Segment小車,四代Fabia依舊謹守位分而未破格演出。1,200mm的座椅寬度、940mm的後座臀點至頂篷的座高,乃至於460mm的大腿支撐和160mm的膝部空間,基本上都還在認知的尺寸之內。
👉 【四輪解密】解析Mazda e-Skyactiv X引擎PART.1!為什麼把柴油壓燃點火放進汽油動力?!
前座方面,不僅座高與後座相當、大抵落在940mm,1,160mm的B柱間寬度和400mm的駕駛座前緣距離煞車踏板的長度,這些空間尺碼也確實都還是在一般對於歐系小車的認知範疇之中。只能說雖然軸距增加,但乘坐空間的放大趨勢仍屬有限,相較之下後車廂和收納面的表現則更加驚艷,尤其當打開駕駛座車門可以發現裡頭藏匿著一支摺疊傘時,只能說這樣的設計和配置莫說是Škoda全車系,全球量產車都應該要列為標配。
堆砌美
來到中控台,誠如座椅織面的材質堆疊,Škoda在Fabia上的著墨不僅不亞於其他車型,甚至還下了不少功夫。或許牛仔布、縫線、硬質塑料、高亮黑飾板,或刻上Fabia字樣都並非太昂貴的材質,但堆砌之後卻透過設計力讓這輛小車的內裝看起來就如澎湖的玄武岩般對味。
至於近年所講究的數位儀表又或者中央觸控螢幕,如今在1.5 TSI車型上也一舉分別給予10.25吋和8吋,並有線搭配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而往鞍座延伸除了保留部分實體空調按鍵外,這輛小車還配備了雙區恆溫、Air Care抗過敏原機制、無線充電板以及可拆式的飲料架。儘管對於部分駕駛來說未能導入電子手煞車確實略顯缺憾,但就過去對於Fabia的認識來看,在安全環境下還可以拉拉手煞車讓車尾順滑出去,或許這才是Fabia該有的本色。
不過要稍微熟悉的一點是,第四代Fabia的Level 2主動駕駛輔助系統的相關設定機制並不像現行主流一般全面整合在方向盤的左側或右側按鍵上,而是部分位於方向盤右側、部分建立在左下突起的拉桿,必須一併使用才能全面性調整。這點對於初次接觸這輛車時確實會略感狐疑,但仍在可以熟悉的範圍內,而這點或許也是未來值得調整的一環。
更稱職的動力表現
打開引擎蓋,檢視動力單元。正如外界對於這款車的認識,Fabia 1.5 TSI所採用的引擎配置正是代號EA211 evo的1.5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150ps(110kW)/5,000rpm,以及25.5kgm(250Nm)/1,500-3,500rpm的扭力輸出,搭配2、3缸能基於形式狀態主動關閉的ACT汽缸歇止功能,以及350bar的供油壓力。只是就小車來說,四代Fabia的車頭其實是有一定的長度,因此可以發現引擎本體和前方水箱有著一定程度的潰縮距離之外,據悉在本次大改款上原廠導入了近28%的熱成形高剛性鋼材,並有一定比例位於車頭部分,而這除了在試駕過程中十足感受到車體剛性帶來的穩定感之外,也等同於安全部分有著一定程度的保障。
甚至,連雨刷水注入口打開還呈現漏斗狀,這也足以列為全球量產車款標配。
2022 Škoda大改款的第四代Fabia 1.5 TSI,在導入EA211 evo動力,並搭配代號DQ200的這組7速乾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後,這熟悉的配置反應在小車上其實又有著另一番的滋味。尤其當這輛車採用MQB A0模組化底盤打造時,在前麥花臣、後扭力樑並短軸化前驅的設定下,首先感受到的莫過於Fabia 1.5 TSI帶來的流利感。行車狀態順手切進運動模式,轉速力道稍稍堆疊搭配更加明確的油門反應,劃過菊島的各個彎道時著實會讓人有種發自內心的微笑。只能說這樣的組合之下,這輛小車的表現確實是犀利的,沒有太多令人費解的延遲感,運動化模式給予的轉向力道加成雖仍偏輕但至少精準度上是到位的,可又不具備那種難耐的毛躁感,就一般對於小車的訴求來說確實在水準之上。
然而在一般模式下,平心而論要開出儀表顯示汽缸歇止的符號出現並不是太容易的事,相反在運動模式下只要油門控制在2,000rpm以內,或者在低轉狀態呈現滑行時,汽缸歇止功能便會在幾乎毫無感覺的狀態下自動開啟,這樣平順的切換不得不說確實屬乎到位,等同也確保在激昂的運動化模式下仍有著相當程度的油耗表現,當然實際上能省到什麼程度仍需要長時間驗證。
只是要稍稍理解的一點是,儘管就車格上Fabia 1.5 TSI仍舊屬於一款都會型小車,但所帶來的懸吊回饋卻會比同級車來說更多了點重磅感,彈簧與防傾機制給予過彎時分有著相當的支撐性,不過在行經顛簸路段時基於胎圈扁平比和避震筒身設定則會給予具備穿透性的顆粒感受。畢竟小車族群不等同年輕駕駛,這一節是否能夠適應還得視個人習慣而定;此外在胎圈加大之下,不免在部分路段上前後碟煞的配置會顯出其所具備的升級空間,但就整體來說還在既定的原廠車設定範疇之內,或許就駕馭表現來看進入第四代的Fabia仍舊具備那慣例上的運動化特質,只是從這角度來看多少仍有優化的空間,而這點就期待看看能否在這世代上見著RS版本重出江湖,不過倘若期望享受的是都會與出遊的愜意生活,如今的1.5 TSI相信已經是略勝不少同級的漂亮選擇。
2022 Škoda Fabia 1.5 TSI 的分項評比如下:
(以0.5分為進位基準,滿分為10分,整體分數為平均值,更多評分基準資訊請參考:2022年汽車試駕評分基準大變動!以全車系為基準的全方面評價!)
2022 Škoda Fabia 1.5 TSI基本規格如下:
引擎形式:1.5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最大馬力:150ps(110kW)/5,000rpm
最大扭力:25.5kgm(250Nm)/1,500-3,500rpm
變速箱:7速自手排
前輪避震:麥花臣
後輪避震:扭力樑
驅動形式:前輪驅動
煞車形式:前後碟煞
車身座位:5人座
更多詳細資訊
👉 更多電動車與油電車:https://autos.yahoo.com.tw/car-topics/EV-and-Hybrid
👉 最新上架汽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cars
👉 最新上架機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bikes
👉 更多汽車試駕:https://autos.yahoo.com.tw/car-topics/testdrive
👉 熱門中古車排行(預算40-60萬):https://autos.yahoo.com.tw/popular-used-cars?price_range=40-60
👉 搜尋更多新車規格:https://autos.yahoo.com.tw/new-cars/
👉 更多熱門新車排行:https://autos.yahoo.com.tw/popular-cars
24
17
25
24
24
24
24
24
21
22
24
20
23
20
19
22
23
22
2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