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要求電動車品牌停止投資歐洲 徵收關稅成為雙面刃
中國商務部在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加徵高額關稅後,正式要求中國國內車廠暫停對支持該政策的歐盟國家進行投資,此次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課徵的進口稅最高達到45.3%,這是雙方在長期談判未果後的最終決策,這項決策在汽車產業引發激烈討論,並有可能對中國車廠及歐洲市場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此次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實施高額關稅的決定並非突然的決定,不久前歐盟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發現部分中國電動車品牌存在不公平的競爭關係,他們有著來自中國官方的大量補助,因而決定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不同公司面臨著不同的加稅幅度,這是根據其配合調查的程度以及受到的補助多寡而異,像是旗下擁有MG品牌的上汽集團面臨外加35.3%的關稅(原本關稅10%),而比亞迪BYD則需應對額外17%的關稅,吉利的稅率也上升了18.8%。
為了應對歐盟的政策,中國商務部建議中國國內汽車品牌暫停對支持加稅政策的歐洲國家進行投資,根據消息來源,中國商務部鼓勵企業優先考慮在反對該政策的國家擴大投資,並對那些投票支持和投票棄權的國家謹慎投資,包括法國、義大利和波蘭在內的十個歐盟成員國支持了進口關稅政策,而德國等五個成員國則投票反對該政策,還有十二個成員國選擇棄權。這項投資指導可能對法國和義大利造成負面影響,因為這些國家近期正積極尋求吸引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投資。
上汽集團計劃在今年底於法國設立零件中心,而義大利則與奇瑞和東風汽車等公司展開對談,以吸引其進行當地投資,現在由於這些國家支持歐盟關稅政策,中國車輛企業可能會重新考量其投資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歐盟政策出台之前就已經做出一系列布局,該公司早在匈牙利建立生產工廠,而匈牙利恰恰是投票反對進口稅的國家之一,隨著政策落地,比亞迪還計劃將其歐洲總部從荷蘭轉移至匈牙利,匈牙利政府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表現出極大的投資熱情,並積極為其提供政策支持。
歐盟加徵的高額關稅迫使中國車企重新評估其在歐洲的市場戰略,而中國政府的投資指導則展現靈活且具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未來歐洲與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可能更加激烈,各國政策導向也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對於雙方來說,如何在競爭中找到共贏之道,將是未來中歐汽車產業合作的關鍵挑戰。
相關文章:
4
30
4
4
4
4
4
4
4
4
4
2
2
3
2
3
3
4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