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休旅王者格局全面向上,2023 Honda CR-V 1.5 Prestige VTEC TURBO

CarStuff 人車事 2023-08-06 07:15:50

2023-honda-cr-v-1-5-prestige-vtec-turbo

Written by: Jason Hu

堪稱是 Honda 金雞母的 CR-V,從 1997 年首度導入台灣以來歷經五代淬煉、一直都是國產中型 SUV 的銷售王者。或許有很多人覺得 CR-V 是靠著 26 年來累積的形象紅利「坐享其成」,但不可否認的每一個世代 CR-V 都有著堅強的產品實力力抗群雄,「能各方面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就是 CR-V 最大的本錢。

而在去年 7 月於北美市場亮相的第六代 CR-V,雖然視覺上有「返璞歸真」的感覺,但整個車格其實是向上發展的,當然售價部分同步「向上」的部分確實引起不少討論,那究竟這種漲價幅度是否「物有所值」呢?

從圓潤變直線
更強調運動感的展現

IMG_8658.jpg

「變得好樸素」大概是每個人看到 CR-V 第一個印象。確實第一眼看到第六代 CR-V,你會發現大量筆直線條的導入、同時降低鍍鉻件的數量,讓 CR-V 視覺上更為清爽洗鍊,反而少了更多雍容華貴的氣勢。

IMG_8627.JPG

由車頭望去,面積更大的倒梯形水箱罩連接銳利的 LED 大燈、內部則輔以黑色網狀設計,而 Presitge 專屬的 Sport 式樣黑色鋼琴烤漆飾條也呈現出更為精緻洗練的樣貌,另外下方進氣口採用 Sport 式樣網格狀設計,總總細節都賦予強烈的氣勢。

IMG_8630.JPG

IMG_8629.JPG

IMG_8635.JPG

IMG_8624.JPG

車身尺寸方面 CR-V可以說是「全面成長」,長寬高分別為4703mm X 1866mm X 1680mm,軸距為2701mm,相比上一代的 2661mm 軸距可說是進一步加長,車長也比現款增加82mm、車寬增加11mm!即便從車側來看還是有上一代的影子,但這次 A 柱後移、同時引擎蓋往前延伸之下,提供更為筆直的車頭視角;輪廓維持既有的 CR-V 方正樣貌,但外後視鏡改位置於車門上,優化車輛的空氣力學表現之餘更減小盲區的產生;車身版件也大量減少肌肉線條、改採水平的線條更趨近於 CIVIC、HR-V 的簡約美學。

IMG_8711.jpg

IMG_8621.JPG

車尾大概是這次被討論最多的地方,雖然車燈延續了直立式 L 型的設計,但線條卻非常類似 Volvo,所幸內部燈具以三個 L 型排列提供更高的辨識度,搭配下方雙邊共兩出的排氣佈局與俐落的後保險桿線條,少了點臃腫、多了點精緻感。

IMG_8494.jpg

雖然 CR-V 車身結構與上一代相去不遠,但更為著重空氣力學與開闊視野的前提之下,賦予更為強烈的運動感、同時兼顧過去頗受好評的實用性兩大個性。最後很多人都問為什麼三規格輪圈都一樣、僅有保險桿小細節不同,事實上這個是 Honda 全球策略的緣故。由於全球的 CR-V 1.5 VTEC TURBO 車款都是相同 18 吋輪圈、相同的保險桿(附上反光片),Honda 不希望分公司生產時進行任何的式樣變更所致。

水平格局家族設計
質感提升許多

IMG_8573.JPG

CR-V 的內裝一直以來都是以懸浮式中島為特色,讓中央鞍座有著更多揮灑空間,但這次改弦易撤沿用新世代 Honda 家族的水平格局,這也讓內裝佈局與 Civic 相當雷同、僅有部分細節有所差異。

IMG_8545.JPG

雖然沒什麼驚喜感,但你/妳坐上去之後會立刻發現視野相當開闊,除了前面所說A柱往後移動約11公分以外,整個中控台下移也是一大功臣;而可用性也比上一代來的直覺,無論是空調面板、抑或是排檔桿的位置等,完全徹底貫徹基於HMI進行開發的思路。而這次 CR-V 同樣高品質的材料如軟質塑料、合成皮革等締造出上級車的質感,類似金屬蜂窩的隱藏式冷氣出風口搭配豪華深色木紋,整體氣氛相當和諧且一致。

IMG_8551.JPG

IMG_8552.JPG

IMG_8516.JPG

IMG_8546.JPG

10.2 吋數位儀表板也能擁有多項資訊顯示,包括各項行車顯示等等,圖示也追上 FIT 的腳步,尤其是 ADAS 功能更能顯示卡車、轎車、機車等等。

gifmake_1691306923.gif

主機系統部分,這次 CR-V 有區分 7 吋與 9 吋二種主機,Prestige 想當然爾是後者,除了擁有 Apple CarPlay®(可以無線) 和 Android Auto™ 兼容性,更具備 AlpsAlpine 原廠衛星導航、全景攝影鏡頭顯示,而設計上常用的音響選鈕終於回歸,因此操作上更為便利。只是比較可惜的是 Honda Connect 與主機的連動性還是沒有那麼完整,目前僅有手機 Apps 的操作、主機方面的互聯網功能並沒有這麼完整,這點後面會再加以解釋。

gifmake_1691307043.gif

其他配備包括 Qi 的 15W 無線手機充電;2.5A USB-A 和一個 3.0A USB-C 也列為標配,而全景天窗、BOSE 12 隻揚聲器 Bose Centerpoint 高級音響系統則是 Prestige 的專屬配備。

IMG_8514.JPG

IMG_8528.JPG

IMG_8590.JPG

看到這邊大家可能會好奇:既然排檔桿下移,那中央鞍座置物空間是不是就縮水了?其實不然,這次 Honda 將中央扶手內部尺寸加大至 9 公升、開啟方式藉由添加彈簧變得更方便,拉開後不僅能夠有著 60 度個開角、直接拉開更有90度的大開口,同時還設計托盤的收納位置,依切的一切就是讓 HMI 人因工學達到最優化的境界。

IMG_4002.JPG

IMG_4003.JPG

IMG_4004.jpg

HONDA CONNECT 加入
提供更多附加價值

IMG_8695.JPG

這次 CR-V 在全新的 9 吋主機導入海外市場行之有年的 Honda CONNECT 智慧聯網系統,這套系統是藉由 TCU車載資料通訊控制單元,透過行動通訊或是 WIFI 等網路連線來與GTC全球車載資料通訊中心連結、然後訊息在傳遞至RTS區域車載資料通訊伺服器。

這樣的好處就是你只需要下載 Honda CONNECT apps 就能遠端控制或監測車輛各項功能,當然老實說這種功能許多進口品牌都有、國產車廠如 Toyota / Nissan 也都具備,只是論功能性 Honda CONNECT 確實是最強的,但強歸強這種連網功能還是需要資費,目前新車上市期間 S/Prestige 享前三年免資費,至於收費標準尚待公佈;而看到這邊你可能會想到 CIVIC e:HEV 不是相同主機嗎?沒錯,未來 Civic 車主也能使用這套服務,只是時間點尚未出爐。

那麼 Honda CONNECT 包含哪些功能呢?具體來說包括3大類13種功能,但我認為車主最常使用的應該是遠端車輛操作、車輛資訊顯示、尋找愛車三種。


遠端車輛操作具備引擎啓閉、冷氣操作、門鎖、燈光等功能,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利用手機直接啟動引擎並開啟冷氣,此時車輛會預設10分鐘的發動時間、超過會自動關閉,這樣也不用擔心不小心按到而造成燃油浪費。

gifmake_1691307532.gif

遠端開啟車門則是萬一忘記是否有上鎖的時候,能夠直接用 Apps 確認並且直接進行上鎖的動作;當然如果家人或是朋友需要先上車或者拿取物品,此時也可以直接遠端開啟/上鎖;遠端開啟燈光則是類似「尋車」的功能,畢竟 CR-V 上市之後應該會滿街跑,此時在停車場遇到兄弟的機會極高,這時候就能讓頭燈閃爍來辨識車輛。

gifmake_1691307561.gif

此外 Honda CONNECT 也能將車輛資訊全部記錄起來,比方說油錶多寡、車內溫度、單趟行駛里程/路線/平均車速/時間等,甚至是進廠保養時程都能如實記錄起來;地理圍籬則是可以在所在地設定圍籬範圍,如果家人開出去超過範圍就會跳出提醒,亦或是公司車也能藉此查看行駛區域。最後就是尋找愛車功能,藉由車內的定位系統能夠直接進入Google Maps 導航至車輛所在位置。

IMG_8682.JPG
IMG_8684.JPG
IMG_8686.JPG
IMG_8687.JPG

IMG_8689.JPG

IMG_8690.JPG

IMG_8691.JPG

IMG_8692.JPG

放大的車內空間
再度超越對手

IMG_8557.JPG

這次 CR-V 車身尺碼會再度提升,很大的原因是為了 7 人座設定鋪路,但很可惜的台灣市場目前沒有導入此項規格的規劃。

即便如此,第六代 CR-V 的空間還是相當令人驚艷,以前座來說座椅版型跟上一代相當雷同、但左右椅墊二側的縫線處理有所不同、加上全新 G-FRAME 身體穩定骨架,除了腿部包覆性更好、背部支撐也更服貼,至於泡綿設定則是屬於歐系車類型的偏硬來提供更好的支撐性,而 8 向電動調整座椅/4向電動腰靠附二組記憶、副駕駛座四項調整也是 S 等級以上的配備。

IMG_8586.JPG
IMG_3953.JPG

IMG_3950.JPG

IMG_8560.JPG

IMG_8588.JPG

IMG_8564.JPG

後座就更不用提了,2701mm 軸距加上更優化的平台佈局,同時受惠於 5 人座/7人座共用相同座椅,因此也提供前後滑移 190mm、後座椅背 16 段/最大 10.5 度的調整範圍,不同身高的人都能找到最舒服的坐姿;即便是客貨車認定,調到最低也不會撞到後面的桿子,這也是比起同級車的最大優勢。

IMG_8576.JPG

行李箱空間部分,雖然原廠並沒有公佈大小、僅表示比上一代多了 89 公升,但寬敞且深的乘載空間更設計了兩段式的隔板,讓座椅倒下時可以獲得更為平整的置物空間;隔板下也可放置較不常用的物品,透過6:4分離傾倒也可讓空間運用更加分。足踢感應電動尾門是 Prestige 專屬,但 Walk-Away 離開自動上鎖則是全車系標配。

IMG_8577.JPG

IMG_8579.JPG

IMG_8584.JPG

主被動安全全面升級
補足過去不足的項目

IMG_3956.JPG

主被動安全項目上,Honda 這次可說是「配好配滿」。除了 G-CON + Inner Frame技術所帶來的高剛性 ACE 鋼骨防護車體以外,更具備 10 具安全氣囊等,而針對 TNCAP 撞擊測試中的「弱點」,這次也有了完整對應。包括全車 SBR 安全帶未繫警告燈號、後座安全帶肩部調整、安全座椅 ISOFIX/i-SIZE 固定、前後四座自動預縮安全帶等。

IMG_3958.JPG

「Honda Sensing」部分採用了具備較之以往更廣闊視野的單廣角攝影鏡頭和毫米波雷達,並通過軟體的重新開發達到了功能性和機能性的增強。實際操作之下,ACC附LSF低速自動跟車的油門與煞車控制更為線性自然,而 LKAS 也能一直保持在路線中央,只是依舊少了 TJA 低速車道置中的功能,經詢問是由於日本評估亞大市場交通環境複雜、目前都不提供,但台灣本田還是持續的跟母廠溝通中。

IMG_4008.JPG

IMG_8558.JPG

1.5 VTEC TURBO 動力不變
底盤設定更細膩

IMG_8592.JPG

雖然因應電氣化的決策,目前 Honda 燃油引擎大抵上就會以 1.5 VTEC TURBO 為主,不過這具 L15C2 引擎有針對歐六重新調整,同時在 4-2 排氣口氣缸頭、渦輪增壓本體與管路、高剛性曲軸/有底殼、進氣口蓋、VTEC 排氣技術、低摩擦技術等進行幅度不小的調整。

IMG_8530.JPG

IMG_8541.JPG

因此輸出上最大馬力為193 PS / 6,000 rpm、最大扭力為24.8 kg‧m / 1,800-5,000 rpm,另外 CVT 變速箱在相同本體之下也進行調整,諸如優化所需扭力控制、煞車期間提前將擋、改善鋼帶的噪音...等,更加入 Step-Shit 有節奏的換檔感受,這些進化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只要妳開上路就會有顯著的不同。

IMG_7962.jpg

過去 CR-V 五代雖然整體是「循序漸進」的動力輸出性格,但在起中的時候反而會衝一點、尤其是全油門下去就沒有那麼流暢,但這次六代車型將扭力輸出峰值提早200rpm,同時油門反應也調整沒那麼直接,讓起中的反應就「文明」許多、同時全油門之下不僅動力輸出增加、輸出曲線反而是更為平滑,因此「穩健線性且動力輸出精緻」是這次進化的亮點。

IMG_8373.jpg

車身結構這次是以 Honda Architecture 平台架構打造、在上一代車架結構基礎下進行全盤升級,車身彎曲剛性與各部位鎖點剛性都提高 15%,同時前麥花臣和可變比率 EPS 轉向結構被安裝強度增加的副車架上,重新調整的後多連桿懸吊結構也採用更堅固的後副車架,其上彈簧支架的彈簧剛度提高了 15%,而與 ACURA 同級的 ARD 震幅反應避震器也進行升級。

IMG_8875.jpg

這次試駕選在花蓮,開在台9丙的山路上第一個印象就是:車子怎麼變得這麼紮實?在通過彎道的時候指向性維持既有的靈敏性、側傾也控制在容許範圍內,即使連續過彎車子也能很順暢的通過;而 ARD 避震器的阻尼設定還是偏舒適,遇到爛路時能保留一定的路感、但又不會將顛簸全部傳遞進入車內,細碎的振動過濾手法讓我想起此前開過的 RDX,當然機械式還是不比電子避震強,但已經有 7 成水準了。

IMG_8817.jpg

整體來說,就這次操駕與動力反應來看,六代 CR-V 可說是再度往上了一個層次,而且伴隨著更優異的 NVH 工程,無論是輪拱隔音或是風切聲都被有效降低、除了引擎聲浪被刻意留下以外,這次 CR-V 賦予的五感體驗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IMG_8154.jpg

DSC02843.jpg

追求更高檔次的駕馭感
將過去不足的地方一次改進

IMG_8511.jpg

不得不說,第五代 CR-V 的市場表現在全球可說相當亮眼,「各方面都能夠擁有80分以上的水準」是各界對他的評價,這也讓 Honda 在研發新世代車款的時候會保留成功方程式、同時補足過去不足地方。所以「全面革命」不是第六代開發的重點,取而代之的是研發出一台能讓人產生自豪、發自內心感動的全能型 SUV。

IMG_8605.jpg

👉 延伸閱讀》 Honda Civic e:HEV與Nissan Altima極致尊爵版之日系旗艦房車正面交鋒

因此除了外觀與內裝的大幅變化以外,細節上更貼近使用者的習慣,使得 CR-V 各方面依舊有著水準以上的表現,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駕馭感受變得更為精緻紮實,已經有ACURA RDX 7 成的水準、很難想像過去分野明顯的兄弟有一天會如此趨近。當然 CR-V 也不是沒有缺點,除了 TJA 低速車道維持因為日本母廠堅持沒法導入,還有就是暫時沒有 HYBRID 動力設定這些細節以外,你確實找不太到嚴重失分的地方。

所以它真的貴嗎?就我自己兩天的體驗來看進化幅度確實對得起增加的售價,只是這個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妨自己親身體驗之後再下判斷吧。

IMG_8892.jpg

IMG_8642.jpg

IMG_8707.jpg

👉 最新上架汽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cars

👉 最新上架機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bikes

👉 更多熱門新車排行:https://autos.yahoo.com.tw/popular-cars/

👉 更多電動車與油電車:https://autos.yahoo.com.tw/car-topics/EV-and-Hybrid

2024 Ford Mustang第七世代車款189.9萬起正式上市!野馬車系60週年最大獻禮、Dark Horse年度配額10輛同步登場!
Jun
25
2024 Ford Mustang第七世代車款189.9萬起正式上市!野馬車系60週年最大獻禮、Dark Horse年度配額10輛同步登場!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長車頭、短車尾的經典跑車比例,足以在開闊道路上恣意奔放的大排量V8引擎,那些象徵自由的各項元素在汽車工藝上重新詮釋,創造出名為野馬的最佳肌肉車代名詞;打從1964年問世、歷經六個世代發展後,原廠於2022年9月北美車展正式推出全新第七代車款,並且選在今日以EcoBoost Premium、GT Premi...
Audi 新款 e-tron GT 報到:動力、續航更優,還有零百加速 2.5 秒的 Performance 新車型
Jun
18
Audi 新款 e-tron GT 報到:動力、續航更優,還有零百加速 2.5 秒的 Performance 新車型
DDCAR電動車
Audi e-tron GT 推改款車型,換上了比先前更大容量的電池,續航力更優異也進一步提升了動力性能和充電功率。另外,e-tron GT 改款後還新增更高階的 RS e-tron GT Performance,擁有近千匹的最大馬力。
日本海外首發!Toyota 推台灣 Altis 付費升級 ACC 全速域定速與 LTA
Jun
25
日本海外首發!Toyota 推台灣 Altis 付費升級 ACC 全速域定速與 LTA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Toyota Altis 現行款在 2019 年時推出,當時導入 TSS 輔助駕駛技術,然而當時並未 ACC 全速域主動車距定速,直到 22 年式車型才納入標準配備。讓早期車主相當愕惋,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向日本特別爭取,針對 2019-2021 年式
首款自行受測車款!TNCAP 預告 6/26 公布 Nissan X-trail 撞測成績
Jun
25
首款自行受測車款!TNCAP 預告 6/26 公布 Nissan X-trail 撞測成績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臺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TNCAP)今年已公布 Honda Fit 與 Lexus NX 的受測成績,TNCAP 也已宣布將在明日(6/26)公布第三順位 Nissan X-Trail 受評車型的評等結果,不同於前兩款車,X-Trail 是由 Nissan 裕隆
叫陣Q5與GLC!NISSAN X-TRAIL 休旅車真有越級挑戰實力嗎?
Jun
14
叫陣Q5與GLC!NISSAN X-TRAIL 休旅車真有越級挑戰實力嗎?
Yahoo汽車特別企劃
從NISSAN最新世代X-TRAIL發表以來,不僅於網路上討論聲量立刻飆高,討論熱度也直接反映在銷售熱度上,深究受到肯定的特點,多數圍繞在其勝出同級的質感以外,於安全面、科技面更有同級最優的實力。也因新世代X-TRAIL同級中難出其右的實力,也讓許多網友紛紛詢問,如果越級挑戰進口品牌的豪華...
歌手孟慶而老公Eddie開車超霸氣 兩人竟把休旅車當行動更衣間
Jun
25
歌手孟慶而老公Eddie開車超霸氣 兩人竟把休旅車當行動更衣間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歌手孟慶而(以下簡稱孟孟)有著「孟子第73代孫女」顯赫身世,加上擁有甜美外型與歌聲,出道以來深受粉絲喜愛。最近孟孟與愛情長跑多年的音樂人Eddie(蔡仲軒)結婚,在演藝圈引發不小話題,兩人更經常在共同經營的「慶蔡夫妻」粉專秀恩愛,羨煞不少網友。
街胎上賽道有搞頭?面對永續議題有解?Michelin Pilot Sport 系列輪胎上海激試!
Jun
25
街胎上賽道有搞頭?面對永續議題有解?Michelin Pilot Sport 系列輪胎上海激試!
2GameSome
對於想要在日常生活的駕駛體過程體驗些許激情的車主而言,Michelin 旗下 Pilot Sport 系列肯定不會陌生,這也是目前品牌眾多輪胎系列當中,分支產品線最為豐富的系列之一,但全部類型輪胎都能給予一定程度的運動操駕性能,筆者所購入的 Ford Focus,其原廠配胎便是 Pilot Sport 4,無論是日常...
7/10國內Kia Sportage 30th Anniversary特仕車搶先看
Jun
25
7/10國內Kia Sportage 30th Anniversary特仕車搶先看
Carture 車勢文化
1993年Kia推出第一代Sportage,至今已超過30年推出5代車型,對此Kia於2023年帶來Sportage 30th Anniversary特仕車,而日前台灣森那美起亞也預告將在7/10發表Sportage 30th Anniversary特仕車,至於特仕車有哪些亮點就繼續往下看。Kia於1993年推出Sportage,同時也是Kia第一款車口至海外的車型...
​Gogoro 宣布獲全球潤滑油領導品牌嘉實多 (Castrol) 投資
Jun
25
​Gogoro 宣布獲全球潤滑油領導品牌嘉實多 (Castrol) 投資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Jason Hu全球電池交換生態系技術領導者 Gogoro(那斯達克股票代碼:GGR),今日宣布獲英國石油公司 (bp) 集團旗下子公司、同為全球潤滑油領導品牌嘉實多 (Castrol) 投資,該投資金額可望達 5,000 萬美元!
BMW正式成為第一家獲得Level 2和Level 3組合自動駕駛批准的汽車製造商
Jun
25
BMW正式成為第一家獲得Level 2和Level 3組合自動駕駛批准的汽車製造商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BearBMW是世界上第一家獲得Level 2駕駛輔助系統(BMW Highway Assistant)和 Level 3系統組合批准的汽車品牌,其形式以BMW Personal Pilot L3的功能同時配置在同一輛車上。即新款BWM 7 Series 因此,在自動駕駛領域樹立了里程碑,提供用車者一個獨特的機會來享受這兩個系統同時帶來...
闔家歡樂不打折 5+2實用休旅車推薦款
Jun
25
闔家歡樂不打折 5+2實用休旅車推薦款
Yahoo奇摩中古車
一般常見的汽車是兩排座椅4~5人座,一旦超過5人乘車,三排座椅7人座就是不二選擇。進一步分析,所謂七人座還分為正7人座與5+2兩種級距。正七人座是不折不扣的大車,車體動輒5米、軸距長,引擎排氣量、油耗、稅金都頗為可觀,除非空間需求大、養車預算充裕,尺碼小一號的5+2反而更適合多數人...
《炮彈飛車》中的Lamborghini Countach LP 400 S滿45歲了
Jun
25
《炮彈飛車》中的Lamborghini Countach LP 400 S滿45歲了
CarStuff 人車事
Written by: Bear毫無疑問,有史以來最熱門、最令車迷著迷的汽車電影之一肯定有《炮彈飛車》(The Cannonball Run)。為慶祝出演這部電影中出演的Lamborghini Countach LP 400 S 誕生45週年,Automobili Lamborghini自1981年6月19日電影上映以來首次將女演員Adrienne Barbeau和Tara Buckman等傑...
全新大改款第六代Toyota RAV4 即將在今年Q4登場
Jun
25
全新大改款第六代Toyota RAV4 即將在今年Q4登場
SiCAR愛車酷
全新大改款第六代Toyota RAV4 即將在今年Q4登場
2024 MG MG4 EV旗艦版 VS 2024 Luxgen n7 5人滿電特仕版之百萬人氣國產電動車對決
Jun
19
2024 MG MG4 EV旗艦版 VS 2024 Luxgen n7 5人滿電特仕版之百萬人氣國產電動車對決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最近車界最夯的新聞,肯定是不久前才隆重上市的跨界純電休旅MG MG4,這次MG MG4的最大對手,必然是日前也創下銷售佳績的Luxgen n7,兩者價位皆在百萬上下,成為許多人入手國產電動車款的首選
經典MINI美學、數位體驗,全新世代MINI COOPER三門掀背,153萬元起在台上市!
Jun
25
經典MINI美學、數位體驗,全新世代MINI COOPER三門掀背,153萬元起在台上市!
CARLINK鏈車網
MINI Cooper新一代汽油動力3門車款與MINI Countryman攜手登場,為MINI家族車款注入全新活力,傳遞極富魅力的品牌風格。全新世代MINI Cooper率先發表C與S兩種動力版本, C搭載1.5升引擎輸出最大156hp,而S採用2.0升引擎輸出最強204hp,透過精準設計的懸吊系統,確保靈活敏捷的操控性能,馳騁在...
Audi小改RS Q8新增630hp RS Q8 Performance,7分36秒698創紐柏林最速SUV
Jun
25
Audi小改RS Q8新增630hp RS Q8 Performance,7分36秒698創紐柏林最速SUV
Carture 車勢文化
Audi於2023年推出小改Q8,但並未帶來性能車型RS Q8,而近日就來了小改RS Q8,不僅如此還新增RS Q8 Performance車型,動力則有強大的630hp馬力,並在紐柏林賽道跑出7分36秒698成績。Audi近日帶來去年未與小改Q8一併現身的RS Q8,作為小改車型外觀當然也會進行調整,並透過擾流飾板與22吋輪圈來...
Lexus 正在測試一款前置引擎的超跑  , 未來有機會會投入GT-3 統規賽
Jun
22
Lexus 正在測試一款前置引擎的超跑 , 未來有機會會投入GT-3 統規賽
SiCAR愛車酷
Lexus 正在測試一款前置引擎的超跑 , 未來有機會會投入GT-3 統規賽
小米打造全新電動休旅MX11 長得像法拉利Purosangue
Jun
25
小米打造全新電動休旅MX11 長得像法拉利Purosangue
CarFun玩車誌
中國小米在電動車市場上持續擴大產品線,繼推出SU7電動轎車之後,現在正積極開發品牌第二款車型MX11休旅車,雖然現在只能看到偽裝身影,但是這輛SUV被譽為平價版的Ferrari法拉利Purosangue,結合了轎車與休旅車的設計元素,並且很可能將擁有增程型的動力配置,雖然性能追不上Purosangue,但外...
專為911  GT3/Touring、718  GT4及718 GT4 RS車型量身打造的保時捷Manthey性能套件重磅登台!
Jun
24
專為911 GT3/Touring、718 GT4及718 GT4 RS車型量身打造的保時捷Manthey性能套件重磅登台!
CARLINK鏈車網
在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紐柏林北環賽道上創下令人驚艷的成績後,保時捷Manthey 性能套件即日起在台上市。保時捷Manthey性能套件適用於 911(992)GT3、911 (992) GT3 Touring、718 (982)GT4 及 718 (992) GT4 RS 等四款車型。過去,911 GT3 以令人驚嘆的 6:55.737 成績征服紐北賽道,...
現代Ioniq 5 N一次破兩項紀錄 派克峰爬山賽榮獲佳績
Jun
25
現代Ioniq 5 N一次破兩項紀錄 派克峰爬山賽榮獲佳績
CarFun玩車誌
Hyundai現代的電動性能車款Ioniq 5 N擁有強大的實力,而在今年他們也派出了四輛車挑戰派克峰國際爬山賽,同時參與了電動改裝組別以及電動量產車組別,在兩個組別當中都寫下了全新的紀錄,而且其原廠車組別的成績已經快要與Lamborghini藍寶堅尼Urus相同,顯見該品牌強大的性能實力。 先前我們...